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比利时 >> 比利时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一地鸡毛,一战和二战前的欧洲国家关系,就

来源:比利时 时间:2025/3/24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这里就给大家仔细梳理一下前因后果。

普鲁士在俾斯麦的带领下,迅速统一德国,统一后的德国实力迅速膨胀,成为欧洲大陆首屈一指的帝国。在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面前,新晋崛起的德国不过是个新秀。此时的世界已经被英法等国瓜分殆尽,留给德国的地盘很少。分赃不均的局面,令德国极为不满。当时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为了迎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庞大的胃口,抛弃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开始实行海洋战略,试图挑战英法等国的既得地位和争夺利益。

这使得本来就矛盾重重的列强们之间产生了更多的嫌隙。双方当时在欧洲的争夺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地区。从世界地图上就能看出,地势险要的巴尔干半岛位置绝对是欧洲的战略要地。一直控制着半岛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此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无力再对巴尔干地区产生较强的影响。

权利真空的出现,诱发了多方的觊觎。而在巴尔干半岛内部同样不平静,试图摆脱帝国统治的各个民族纷纷要求独立。此时,为了在地中海寻求更多话语权的沙俄则看准时机,支持塞尔维亚对抗奥匈帝国,俄奥交恶。法国因为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耿耿于怀。而德国则将奥地利作为拉拢对象,对法国构建战略同盟。

在北非殖民地,法国和意大利两国之间也因为分赃不均双方相互怄气。见到有机可乘,德国将意大利和奥匈拉拢在了一起,并订立了新的条约,这就是年的“同盟条约”。

德国的举动让沙俄、法国感到不安,于是两国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索性也建立了同盟。就这样,一战的两大军事同盟初步建立。当时的英国依旧奉行大陆均势政策,不愿意过多的插手欧洲内部事务。但是随着德国逐步建立起一支足以对大英帝国产生威胁的海军之后,英国的态度开始倒向俄国和法国。担心失去海权的英国加入了二者的阵营之中。

接下来,双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始进行军备竞赛,双方之间的火药味渐浓,一触即发的战争即将爆发。此时,广为人知的导火索出现了。因为奥匈帝国在对待塞尔维亚的独立上采取了严格压制政策,导致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化。年6月28日是塞尔维亚的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与他的妻子在波黑萨拉热窝阅兵结束后被塞尔维亚青年枪杀事件。

就这样,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顺势加入战斗。蓄谋已久的两大军事集团终于张开了狰狞的爪牙,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出现,其实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在第一次大战结束后,就埋下了祸根。

一战结束后,胜利的协约国集团开始瓜分胜利果实。其最大的举措就是分割了奥匈帝国。这倒没有什么问题,几乎所有参与国都同意瓜分奥匈这个暮气沉沉的帝国。但是在面对德国时,出现了分歧。德国和法国一向是争夺欧陆第一强国的对手。所以,法国坚持严厉惩罚德国。法国人打的算盘很精明。希望借《凡尔赛条约》永远锁死德国和自己竞争的空间。

英国因为也蒙受了不少损失,国内要求严惩德国,但是英国上层却依旧不愿意将欧洲让给法国一家独大。而崛起的美国却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社会的白人中大量来自于德国。这导致战胜国成立的“十人委员会”一度难以工作。

不过最终在法国的坚持下,依旧得到了较为严厉的惩罚。被严格限制了军队数量,并割占了德国的土地。

这些都令德国人深感受辱,如此也埋下了二战的祸根。

虽然规定了大量的战争赔款,但是德国几乎从没有认真执行过。年,德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以此为由拒绝支付早已经一缩再缩的战争赔款。法国和比利时对此则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措施,他们悍然出兵并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区。准备以鲁尔区的煤炭作为补偿。此举一下子击垮了德国的经济。使得本来就已经经济危机的德国陷入了更为严峻的困境。

德国的民族主义开始抬头,纳粹充分利用了民族主义,迅速夺得政权。并打破了《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此时的法国虽然不满,并明知道德国的做法,却因为有前面占领鲁尔区的不堪经历,以及英美等国暧昧不清的态度,不敢再次发动军事行动。

就这样,德国实力迅速扩张,并和意大利、日本缔结了条约。轴心国集团形成。二战就这样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洪流中开启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