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是大家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留念方式,可拍照的poss却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多少年来无数能人才子辈出,各种奇形怪状的poss摄影师都叹为观止。
不过呢,再多的花样最终逃不出一个最简单也是遭吐槽最多的姿势:“耶!”
那么你有没有感到很困惑?我为什么情不自禁的比起了“V”,大家为什么也不约而同的比起了“V”呢?
其实“V”字手势是诞生于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V”是英文胜利“Victory”的第一个字母,在当时有个名叫维克多·德拉维利的比利时人,利用电台每天从英国向比利时进行短波广播,号召同胞们奋起抵抗德国侵略军。年末的一天晚上,他在广播里号召人们在公共场所写上“V”字以表示胜利的信心。于是用粉笔写的“V”字出现在欧洲各沦陷国的大街小巷。几乎同一时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中举起右手,将食指和中指同时按住作战地图上的两个德国城市,大声地对与会者说:“请相信,我们会反击的!”在场的一名记者发问道:“首相先生,有把握吗?”邱吉尔转过身,两指指向天花板,情绪激动地大声回答说:“一定胜利!”。从此,这一著名的手势便开始广泛流行起来。
受文化冲击的影响,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开始明白了这个手势的含义,并喜欢在拍照等各种环境下比一个“V”,来表达胜利或者成功的喜悦。
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个手势最火爆的地方最终落在了我们大中华。在年到如今的岁月里,比剪刀手几乎成了每一个国人都用过的拍照手势,这似乎就像拍照时一定要睁大眼微笑一样,成为了很多人的一种习惯。
那么你有没有在拍照时比起“剪刀手”呢?你知道反向剪刀手又是代表了什么含义嘛?评论区秀出你的答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