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媒报道,美日已经下达出口禁令,不再对俄罗斯提供“T级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等复合材料。
作为俄罗斯民用客机MS-21机翼制造的重要材料,美日直接掐断材料供应,导致俄罗斯不得不把进口的T级别的碳纤维材料改为国产T级别,别看只是改了一个数字,但性能差距几乎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同时这也意味着俄罗斯MS-21飞机生产链出现了崩溃迹象。
而根据俄罗斯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俄罗斯现有的复合材料库存仅可再制造出不到6架MS-21客机,这对于致力于将其推向国际市场,并已获得小批量订单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和挫折。
MS-21客机是目前俄罗斯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客机。其实用性能和技术性能都要优于空中客车公司负责生产的A-客机。不仅如此,MS-21的低燃耗和轻重量使其在经济性上成为不少国家航空业的选择。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异性能,使美日感到强烈不安,因为波音旗下系列和日本再研的中短程干线客机都是其竞争对手;再加之美俄和美日之间有着种种矛盾。所以两国直接以“MS-21的制造严重涉及到军用技术,可能会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重大威胁”为由,停止了复合材料的供应,实则不过是对俄罗斯在科技发展领域的一次实效性打压和限制。毕竟这样的事情,美日两国干得也不少了,就比如我们就是深受其害。
科技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美日这种害怕他国的发展超过自己,就进行多方限制阻止的行为无疑是可耻的。同时这是否也暗示着,美国“科技霸权”地位已经摇摇欲坠,只能用小手段施加阻止的方式,拖慢他国追上乃至超越自己的脚步。
目前俄罗斯已经对“美日断供”一事作出回应,并采取了相应处置措施。比如俄方研究后就表示,美日复合材料的断供对客机的生产研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还并未达到需要重新设计机翼构造的严重地步。后续会从比利时进购替代型T级碳纤维,性能当面同样可以达到MS-21型号原来的性能。
同时,俄罗斯国内也在对碳纤维技术展开攻关,争取早日实现先进材料的生产制造,避免再次出现被美日“卡脖子”的事情。相反我国方面,未雨绸缪提前开始布局“碳纤维生产研发”,截至目前已经量产T,更高规模的T也已取得突破,即将进入量产,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俄罗斯还需谨记此次教训避免再重蹈覆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