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比利时 >> 比利时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一大国挖坑让一小国跳,结果小国安然无恙,

来源:比利时 时间:2023/5/17

在世界历史上,有很多国家为了遏制其他国家发展保护自己利益,经常会选择结盟,在一些关键时刻,结盟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在一些狗血的时刻,结盟反而会两败俱伤。

结盟很多时候就像赤壁之战中栓船的铁链子,把船连在一起攻势虽然猛烈尖锐,但一旦对方用火攻,就会不战而溃。

在一战中,作为战争狂热的德国,其实对战争缺乏足够的动机,也并非是同盟国最好的依靠。

德国的实力很强,强到不需要通过战争来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程度,首先它在欧洲获得了很多可靠的盟友;其次作为最强陆军拥有者,人家是资本也不可谓不雄厚。

在原本孱弱的海军领域,也有了极大的起色,德国海军在一战前已经建成了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舰队,并且正以有序的严谨计划,进一步扩充这支强大的海军。

英国很苦恼,它是欧洲大陆最强的制衡者,而德国造舰能力显然已经超出了它所负荷的预期,而德国海军的经费却远远低于英国,也就是说英国对德国发动战争的话,成本太大。

所以英国一直竭力拉拢德国的对手法国,还有时刻准备发动战争,却最没资格的俄国。法国是德国的仇敌,时刻想拿回属于自己的地盘,对德国人恨得要死,但那又怎样?法国也不具备单挑德国的能力,何况法国也怕了德国了。

俄国是协约国中最虚弱的国家,但野心却大,俄国做梦都想发动全面战争,把盟友拉下水,从而弥补它军队不够的事实,给沙俄赢得最大的利益。

奥匈帝国,后来作为德国的队友,它的实力是很强大的,当时奥匈帝国绝对是欧洲大国,在军事方面也不弱,位于奥匈帝国的布尔诺兵工足以媲美德国,而德国就是看中这一点,才竭力拉拢奥匈帝国。

德奥意三国秘密结盟其实是一纸空文,在利益面前,一切都虚弱不堪一击。

从一九一四年费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可以看作是战争的起点,在这一时刻,德国被卷入战争。

但是这一场战争对德国更像一个“坑”,一个由盟友挖的“坑”。

在大公遇刺后一个月内,奥匈帝国却什么都没做,本来这一个月可以促成很多秘密谈判,而奥匈帝国却一心要发动兼并塞尔维亚的战争。

奥匈帝国的政体是二元帝国,结构松散,在劝说各王国政府上会花掉大量时间,所以给塞尔维亚下最后48小时通牒的时间居然拖了一个月。

可笑的是塞尔维亚当天就拒绝了。

奥匈帝国又拖了两个48个小时,才开始动手,这时俄国一看这局面,就根据秘密协议,对奥匈帝国公开表示支持。

一战前各国的秘密协议本来是遏制战争爆发的,但这些条款一旦重启,就成了拴住战船的铁链,让各国都处于危险中。

而且这些秘密协议的制定是存在隐患的,因为各国不知道自己处于哪个环节,所以德国很被动地被拖入战争,而此时恰好是德皇最不想开战的时刻。

德国要求制定单独对沙俄作战计划,对法国的措施是防御,但这一举措遭到盟友的拒绝。德国在分兵组织沙俄推进时,触犯了英国最后的底线,英国的底线在于比利时的独立,而德国却触动了这个开关。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后果是谁都无法承受的,而导致德国入坑的,正是“猪队友”奥匈帝国。

全面参战开始后,奥匈帝国政体的矛盾就暴露出来,内部麻烦不断,也无法做到统一对外,此时奥匈帝国国内乱成一锅粥,前线又节节败退,所以奥匈帝国下决心抛弃德国,跟协约国签订停战协议。

德国破口大骂,但也不敢明着说,因为他无法再树立更多的敌人了。

最终德国支撑了整个同盟阵营,完美的演绎了坑爹的全部戏码,一战结束。

一战结束后,奥匈帝王彻底瓦解,淹没在历史中,而德国虽然吃了亏,却在二战前重新发展起来,也算安然无恙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