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开春大年初一,刚巧是比利时华侨郑冬静的休息日。她早早和闺蜜们约好:大年初一,大家要一起隆重庆祝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虽然我们住得很近,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大家再也没有聚过了。”冬静十分期待这次的相聚,而且她们约定,聚会当天要穿中式服装,吃火锅。
当天一大早,冬静去中国食材超市采购了火锅食材,两个女儿穿上了之前从国内网购的旗袍、汉服,而她自己也一身汉服装扮。相聚的地点,定在其中一位闺蜜家,比利时安特卫普省(市)的一个村子里,距离冬静家不到米。聚会的4组家庭,其中三组是中、比混合家庭。
“虽然在海外生活多年,但我们小时候是在国内长大的,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尤其是一到中国传统节日,就觉得应该来点仪式感。”冬静是一位“80后”,年之前,她一直生活在温州瑞安马屿镇。之后,她移民荷兰,前年又移居比利时。这18年的时间里,她完成了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事业逐步稳定,也慢慢适应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唯一不变的是,一到中国传统节日,她就化身“巧厨娘”:清明节,“变”出清明馍糍;端午节,“变”出粽子;中秋节,“变”出月饼;春节前,她还能捣腾出年糕来。这些国内“80后”女生大部分都不会做的传统小吃,冬静却熟练掌握制作技艺。
“因为惦记儿时记忆中的美食,所以我不停地研究,做出了很多小时候的味道。”郑冬静说,她做的每一道中国传统食物,都是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是对家乡的眷恋。然而国外食材有限,她常常得自己想办法用替代品反复试验,才能做出记忆中的味道。去年圣诞节,她用自己做的炒米糖作为圣诞礼物送给邻居,深受他们的喜欢。
不仅是为了“解馋”,冬静更希望通过美食或服饰等,让自己的两个女儿可以从小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老一辈移民是为了赚钱,没有时间顾及孩子,那些孩子在纯西方教育下,对中国缺乏认识、了解。我们这一辈条件好了,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也那样。”她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