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泽尔河畔的德国小城特里尔,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两场盛大的展览,却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纪念这个城市走出的最伟大的市民——卡尔马克思诞辰周年。
这就是首次对公众展示的马克思生前工作学习时所坐的扶手椅,年3月14日他很可能就是在这把椅子上倏然辞世的。
央视记者白桦:马克思的一生颠沛流离,他不断地遭受专制统治的驱逐。他的一生困窘拮据,常常是入不敷出,居无定所,而原本他可以选择完全不同的人生。
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莱茵兰小镇的一个律师家庭。命运之神从一开始,分外眷顾特里尔的这位英俊少年,他住在漂亮的房子里,过着无忧无虑的资产阶级生活,少年时代起,他便得到了来自贵族家庭、特里尔最美丽的姑娘——燕妮的青睐。
然而平静如水的小镇生活背后暗潮汹涌。普鲁士顽固保守的专制和法国大革命的自由理想,如两股巨流冲击着年少的马克思。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他的家乡特里尔中学就读。即将毕业的时候马克思,写下了那篇非常著名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文章。在文中他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我们是为大家献身,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那一年,马克思仅仅17岁。
17岁时,沿着摩泽尔河,马克思来到了多公里以外的波恩大学学习法律,然而这分明不是充满雄心斗志的马克思的理想。
年轻活跃的马克思很快成为了波恩大学特里尔酒馆俱乐部的联合会长。这个聚乐部的30名成员都是来自特里尔的中产阶级叛逆少年。这帮主张自由的青年很快引起了一伙普鲁士贵族学生的注意。
央视记者白桦:在一次冲突中,普鲁士贵族学生强迫特里尔酒馆聚乐部的成员下跪,让他发誓效忠普鲁士贵族,或者接受决斗。马克思挺身而出,结果在那次决斗中他的左眼角上,被对方用军刀划出了一道伤疤。围观的众人惊出一身冷汗,但是马克思却认为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枚荣誉勋章。
德国波恩大学教授托马斯·贝克:那个时期的马克思是个叛逆少年,与后来直接对抗普鲁士当局和政治环境相比,他那时更多的还是想不受家庭管制,渴望自由。
年波恩大学的同学为17岁的马克思画了一幅写实肖像,这是迄今为止关于马克思的最早的影像资料,他深邃眼神中透露出桀骜不驯。马克思被罚禁闭的消息传来,他的父亲忧心忡忡,他决定让儿子转学,至此开启了马克思的柏林时间。
历史上曾产生29个诺贝尔奖获奖者、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的柏林洪堡大学,其前身就是马克思就读的柏林大学。在这里马克思遇到了一群思维活跃的学生和老师,他们热衷于谈论与哲学有关的东西。许多年轻人痴迷于一位大学教授的哲学理论,这就是刚刚去世的黑格尔。
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政治学访问教授戴维麦克莱伦: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与黑格尔留下的辩证法,相伴相杀了一辈子。我的意思是黑格尔是理想主义哲学家,他谈论一切事物都以自我意识为出发点。而马克思和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形成于实践的基础。他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可以把黑格尔的头脚颠倒过来(暗喻黑格尔哲学内核是本末倒置的)。
央视记者白桦:哲学家们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柏林洪堡大学把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这句话,赫然刻在了墙上作为校训,而这也正是23岁毕业于柏林大学时的马克思的高远志向。
年,马克思选择了记者作为人生的第一份职业,他来到了主张推进宪法改革的报纸----《莱茵报》。
家乡底层葡萄种植者辛苦地劳动却食不果腹,而普鲁士政府又颁布了一道法令,规定在森林里捡拾柴火也算犯法,这让走投无路的贫民雪上加霜。马克思奋笔写下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在劳苦大众心目中产生、了共鸣,但却直接惹恼了普鲁士当局,《莱茵报》与政府的对立进入公开化、尖锐化。普鲁士内阁会议指责《莱茵报》是一家倾向极坏的报纸,下令关停。马克思的名字最后一次出现在《莱茵报》上,是这份简短的声明:因现行书报检查制度的关系,本人自即日起,退出《莱茵报》编辑部,特此声明。马克思博士年3月17日于科隆。
央视记者白桦:《莱茵报》的关停在当时的新闻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中一家报纸就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来谴责普鲁士当局的行为。在这幅漫画上我们看到,马克思被铁链牢牢地束缚在了印刷机上。而一只戴着皇冠的鹰,正在啄食他的肝部。画面的底下是底层的人民在苦苦哀求,整副画的画风,不由地让人联想起《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普罗米修斯当年,他是把天上的火种偷到了人间,让人间有了光明。那么马克思把思想的火种发掘出来,给了我们社会不管是在现实的世界,还是在神话的世界,要想为最大多数的人的幸福而奋斗。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经受很多的磨难,甚至要遭受很多的束缚。
此时,马克思已经彻底与自己原本所属的阶级决裂了,他终于找到了哲学思想的理论源头和信仰的初心,那就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蓬蓬勃勃,发扬光大。就是因为它真正的做到了为了大众,属于大众。人民大众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他们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思想武器。这样一种完美的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年3月31日,《莱茵报》用红色油墨印刷出版了最后一期,宣告了为信仰而斗争的信心。
央视记者白桦:我们高举自由的旗帜出海航行,把祸患连同锁链和皮鞭统统埋葬。在战斗中我们会遇到战友,在艰难中我们将忠于自己。这慷慨激昂的文字,也是马克思内心的告别辞。时年25岁的马克思充满了雄心壮志,他决定离开德国。前往新思潮涌动着,正在发生巨变的中心,革命聚集地法国巴黎。
巴黎,一个浪漫而乐观的城市,4月26日,在法国的各大书店,《马克思,法兰西的激情》上架了,书籍一出,就在法国的马克思研究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本书的编者迪康热先生刚刚从中国授课归来。
法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迪康热:马克思是法兰西的激情所在,因为他在思想和政治界拥有着特殊的地位。当时他对法国非常感兴趣,对于他来说法国的大革命和当时发生的一切都非常重要。
央视记者白桦:多年前充满革命激情的马克思来到了巴黎。19世纪四十年代的巴黎是知识分子的天堂,它见证了工业革命的辉煌,也见证了法国大革命的动荡,贵族、资产阶级和工人无产阶级都在寻求着自己的新方向,一时间,一些大胆的甚至在当时是危险的理论呼啸而来。
年10月,马克思和新婚的妻子燕妮住进了瓦诺街38号。他和朋友卢格相约,来到巴黎创办一本雄心勃勃的刊物《德法年鉴》。他们希望以德法年鉴作为武器,再次反对普鲁士的国王,反对教会,反对一切旧秩序。
法国历史学家阿兰·鲁斯当霍尔茨:这栋楼没有大变动,这个建筑的外立面还是当时马克思居住时候的那样。他当时住在三楼有三间房,楼下住在卢格。《德法年鉴》仅仅在年2月29日发行了一期,这其中有一篇马克思的文章。马克思在其中第一次使用了,无产阶级这个词汇。
这立即引起了普鲁士当局的恐慌。据说,仅仅发行了0册的德法年鉴在边境被普鲁士当局收缴了三分之一。很快,由于普鲁士政府的的压迫,这本被恩格斯称为“第一本社会主义的刊物”停刊了。
在《德法年鉴》诸多文章中,一篇名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文章却给马克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文章的署名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政治学访问教授戴维麦克莱伦:我觉得马克思对恩格斯的印象很深,他觉得恩格斯是一个思想者。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的思考,当时马克思还没有具备。马克思当时刚开始思考这些,而恩格斯在这篇短文中很明确的写清楚了对资本主义的一些批判,因此我觉得他对恩格斯很欣赏。
当时的巴黎沙龙文化盛行,而咖啡馆更是社交的中心。无数的思想家和革命人士在这里交流和辩论各自的想法。年八月底,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著名的摄政咖啡馆见面了。
法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迪康热:在年前后,在巴黎有大量的德国移民。他们大多因为政治原因来到巴黎,这里有大量(普鲁士)反对者的聚会,其中就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
央视记者白桦:对红酒的狂热拉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感情,他们在一起形影不离,开怀畅饮了十天。在这十天当中,他们痛骂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不公,恩格斯更是将工业文明形容为了“肮脏物质拼凑成的悲苦”,他们彼此发现在“一切理论领域当中意见都完全一致”。
他们讨论法国大革命,政治经济学和盛行一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而讨论最多的是当时轰轰烈烈的欧洲工人运动。
比马克思小两岁的恩格斯出生在一个普鲁士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家境宽裕。年到年,恩格斯在他父亲曼切斯特的纺织工厂工作,尽管对此毫无兴趣甚至是深恶痛绝,但年轻的恩格斯一直隐忍着,也由此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的真实运作。
在父亲的工厂里,恩格斯和一名工人相爱了,她有着一头漂亮的红发,是爱尔兰移民,叫玛丽·白恩士。她带着恩格斯走进了曼切斯特西南部的牛津路,曼切斯特的贫民窟。
央视记者白桦:恩格斯几乎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他写到:大量的工业废料、生活垃圾四处倾倒,生活污水肆意横流,空气中弥漫着腐败的恶臭,无数工厂烟囱排出的浓烟把这里的白天变成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毫无生气和希望。
恩格斯为马克思带来了新的思考,那就是将理论研究和工人无产阶级的斗争结合起来。
曼切斯特和伦敦都留下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的足迹,他们一边研究英国的经济文献,一边开始熟悉英国的工人运动。
切特姆图书馆是英国最古老的公立图书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时光常常在这里度过。
央视记者白桦:这里就是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坐的位置,图书馆管理员告诉我说,这个环境,书桌,一点都没有改变,保留了原样,现在桌上摆的这七本书就是当年他们两个人学习和阅读的书籍。
恩格斯曾在在年5月写给马克思的信中回忆到:最近几天我又坐在小楼凸窗处的方形桌前勤奋地工作,这是我们二十四年前曾坐过的地方;我很喜欢这个位置,因为那里有彩色玻璃,阳光始终充足。
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在近40年的时间里,他们共同调研,创作,还一起指导欧洲大陆的多个国家建立了工人的政党。这让马克思主义得以在的欧洲广泛传播。
20世纪初的中国,暗弱而无力。而在万里之外的巴黎,有一群中国的年轻人,他们希望在欧洲发现救国救亡之道,而马克思主义犹如一道光,照亮了他们的视野。
央视记者白桦:年,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同志就住在这条弗鲁瓦街的17号,这就是前面那家小小的旅馆。开国元勋聂荣臻曾经这样回忆“恩来同志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的艰苦,可以说身居斗室,但是这间小小的屋子既是他的住所,又是我们办刊物和党团活动的中心。
年6月18日,来自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三国的中国留学生代表周恩来、陈延年、赵世炎等18人,在巴黎成立中国少年共产党,“少共”中的共产党员组成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同时“少共”中够党员条件的同志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马克思,法兰西的激情》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迪康热专门叙述了这段历史。在中国教书的经历让他亲身体会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很有感触。
法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迪康热:从西欧和西方人的观点看来,可能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人们都没有预料到,从这个角度看所有关心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都应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