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缓和与紧张:-年的英德关系
英国和普鲁士的关系自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开始就较为亲密。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英国和普鲁士均作为大同盟的一员抵抗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在席卷欧陆的历次战争中,英国都将普鲁士视为自己在欧陆的重要盟友。在七年战争中,如果不是英国提供的财政援助,腓特烈大帝将无力组建自己强大的军队。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也在大部分时候作为普鲁士的盟友而存在,这一盟友关系的顶峰是威灵顿公爵和布吕歇尔元帅的英普联军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的最后一支军队,彻底摧毁了拿破仑的帝国。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进入了一段相当漫长的和平时期,英国和普鲁士的关系也从18世纪的军事盟友转变为和平时期的伙伴。这一时期,英国和普鲁士-德意志诸邦的民间关系非常友善,关联也比较密切。如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就嫁给了萨克森-科堡的阿尔伯特亲王,而女王和亲王之间的婚姻只是这一时期诸多英德婚姻的代表。与之相反,英国长期以来将法国视为英国最主要的地缘政治对手。两国在-年间尽管也有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合作,但在更多时候都因海外殖民而相互敌对,英国也习惯于将法国视为潜在的欧陆霸主,是英国必须加以遏制的国家。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在普鲁士于年击败法国建立德意志帝国时,英国将其视为对欧洲均势的加强而非破坏,因此致力于组织一个中立同盟以阻止俄国和奥匈帝国干涉普法战争。
关于德国统一最著名的一幅油画,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这幅画的绘制者是安东·冯·维尔纳。
然而,德国的统一毕竟还是会极大的冲击欧洲均势,英国也被迫重新审视与德国的关系。在年的德法战争危机中,英国驻德国大使就曾劝告俾斯麦不要再次对法国开战,这与普法战争期间英国中立亲普鲁士的立场就截然不同了。也正是通过年德法战争危机,俾斯麦意识到英国不会允许德国再次削弱法国,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英德关系中法国都不处在核心地位,这正是俾斯麦刻意为之的。
尽管英德关系在年德法战争危机期间短暂的蒙上了阴影,但随即爆发的大东方危机很快使英国和德国为共同制约俄国而关系升温。在年奥斯曼帝国屠杀保加利亚起义军后,叛乱在保加利亚全面爆发,塞尔维亚和黑山也对奥斯曼帝国宣战,但两国脆弱的军队很快就被奥斯曼军队击败,这使俄国感到极为不满,也使大东方危机有了国际范围的意义。
年12月11日,君士坦丁堡列强会议在君士坦丁堡召开(土耳其人未被邀请参加)。谈判达成了一个妥协的解决方案,在欧洲列强的共同控制下给予保加利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自治权。然而,奥斯曼人拒绝通过允许国际代表监督改革制度来牺牲他们的独立性,并试图通过在12月23日会议闭幕日宣布宪法来破坏会议的声誉,奥斯曼帝国的新宪法宣布了帝国内的宗教少数群体享有平等权利。奥斯曼人试图利用这一策略来表达他们对协议的反对意见。当他们被列强拒绝时,奥斯曼帝国宣布决定无视会议的结果。
年1月15日,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签署了书面的《布达佩斯协定》,确认了年7月早些时候达成的赖希施塔特协定的结果。这向俄罗斯保证了奥匈帝国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的仁慈中立。这些条款意味着,如果发生战争,俄罗斯将参战,而奥地利将获得巨大的收益。俄罗斯因此为和平解决做出了最后的努力。在与其主要的巴尔干竞争对手达成协议后,由于土军在保加利亚的暴行和奥斯曼帝国拒绝君士坦丁堡协议,整个欧洲反奥斯曼帝国的同情情绪高涨,俄罗斯终于可以自由宣战了。年4月24日,第十次俄土战争爆发。5月10日,罗马尼亚正式宣布脱离奥斯曼帝国而独立。
年的一幅寓言宣传画,疑为泛斯拉夫主义者所绘制,描绘了俄罗斯帝国解放奥斯曼帝国治下的东正教斯拉夫子民。
在俄罗斯帝国加入战争后,塞尔维亚和黑山也恢复了进攻。尽管奥斯曼军队在普列文要塞顽强的抵抗了俄军的攻势,阻止了俄军以一次快速的胜利终结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统治的计划。但联军最终还是在巴尔干和高加索击败了奥斯曼军队,一路推进至君士坦丁堡外围。在英国人的压力下,俄罗斯于年1月31日接受了奥斯曼帝国提出的休战协议,但俄军还在继续向君士坦丁堡进发。英国派出一支战列舰舰队威慑俄罗斯以阻止俄军进入该市,最后俄罗斯军队停在圣斯特凡诺。3月3日,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圣斯特凡诺条约》,奥斯曼帝国将承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的独立以及保加利亚的自治。由于列强的反对,各国决定在年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以解决大东方危机,这一会议也就是著名的柏林会议。
德国在柏林会议上的立场是摇摆的,它在年曾与俄国和奥匈帝国签署了《三皇同盟条约》,因此不愿在奥匈帝国和俄国之间选边站。英国的立场相对来说就非常清晰,伦敦绝不能允许俄国控制黑海海峡和君士坦丁堡,并希望努力在柏林会议上取消俄国在和奥斯曼帝国签署的《圣斯特凡诺和约》中建立的亲俄大保加利亚。由于奥匈帝国站在英国一边反对俄国的势力范围扩张,而德国又拒绝向俄国提供支持,柏林会议成为了俄国的一场外交失败,俄国被迫承认了保加利亚被划分为三个地区,分别作为实质独立地区、自治区和奥斯曼帝国辖区。
在柏林会议以后,欧洲似乎形成了一个围绕东方问题的新大国格局——法国仍在恢复元气、意大利还在努力在国际社会争取大国地位,英国和奥匈帝国一道在近东对抗俄国,俾斯麦的德国则试图在英奥和俄国之间保持平衡。正是为了奥匈帝国不被英法争取过去反对俄国,俾斯麦才愿意同奥匈帝国签订德奥同盟条约,希望通过以自己对奥匈可控的支持来防止英法撺掇奥匈在巴尔干与俄国对抗继而引爆欧洲大战。对俄国来说,英国的柏林宣言使得英国海军有威胁到俄国最富庶的乌克兰省份的风险,而这一风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曾被证明不是空穴来风的,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西方列强的克里米亚同盟,俄国也愿意接受德国与奥匈缔结一个军事同盟的现实。因此,俾斯麦感到有可能重新复活年缔结的、因大东方危机而终结的三皇同盟。年,德奥俄三国签订了秘密的第二次三皇同盟条约。这个条约规定在三国中的任意一国在遭到第四国进攻时,其他两国应保持善意中立,年的三皇同盟条约是俄国外交的胜利,因为它避免了奥匈帝国和英国联合起来在近东与俄国交战的风险,而英国、法国和奥匈的联合是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惨败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条约的其他一些条款也非常重要。三国均认为海峡问题应该由土耳其自行决定,这等于是德奥两国同意在海峡问题上支持俄国与英国对抗。此外,奥匈帝国同意不反对保加利亚在未来和东鲁米利亚合并,而俄国则承认奥匈帝国在必要时有权吞并波斯尼亚。保加利亚的合并在年爆发的保加利亚危机中实现了,而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的吞并则发生在年,那时欧洲的国际关系已经大不同于年,而那时的俄国外交大臣伊兹沃尔斯基甚至不知道俄国曾经在这样一份秘密条约中给予了奥匈帝国以吞并波斯尼亚的权利。
为了给法国人在年后愤愤不平的民族主义情绪一个发泄的窗口,俾斯麦的政策是支持法国在海外的殖民扩张,以此让法国把注意力转向海外,而不是总是盯着阿尔萨斯-洛林。俾斯麦的这一政策还有一个不便言明的动机,由于德国的统一,长期以来威胁欧洲均势的法国霸权和俄国霸权看上去是暂时不复存在了,而德国在俾斯麦的领导下也没有称霸欧洲的意图,因此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不关心欧洲事务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