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造成的供应中断逐渐恢复,供给侧因素对通胀的影响可能仍然很大。这是因为许多抑制通胀的总供给顺风似乎即将变成逆风,把全球经济推向历史性变化的风口浪尖。”
在近日举行的杰克逊霍尔年会中,国际清算银行(BIS)总裁奥古斯汀·卡斯滕斯(AgustínCARSTENS)发言表示,在新冠疫情暴发前的三十年里,四个顺风因素使得全球总供给能够高度顺应总需求的变化:相对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技术进步、全球化和有利的人口结构。但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等冲击揭示了供给侧的支持是有限度的,若不改变目前的政策运行方式、继续依靠总需求工具来促进增长,会让通胀更高、更难控制。
“要让经济回到持久发展的道路上,首先要重新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卡斯滕斯认为,货币政策需要应对通胀这一紧迫威胁;稀缺的财政资源应当通过用于有利于增长的举措以及支持广泛的结构性改革,正面解决供给面临的制约,包括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和基础设施等因素造成的制约。这种着重于通过供给方重振增长的方式也可以为重建财政缓冲能力创造空间。
“供给脆弱的迹象被忽视的时间太长了。”卡斯滕斯强调,越早实施以重振供给侧为重点的可持续增长战略,全球经济就会越强劲、越有韧性。
*本文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BIS)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