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比利时 >> 比利时介绍 >> 正文 >> 正文

汽车大观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将超过日

来源:比利时 时间:2024/10/14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331/b1o2hn1.html

作者|章敬泰

出品|汽车大观

跌宕起伏的,让人惊心动魄,在动荡与变局中杀出重围的中国汽车,迎来关键性拐点。

如果不出意外,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将一举突破万辆大关,继年首次突破万辆之后,再上新台阶,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曾经老一辈的汽车人,意在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实现汽车强国的梦想,在过去40年的起起伏伏中,终于冲破藩篱,迎来新的转折。

带着几代中国汽车人的梦想,曾经被诟病为“大而不强”的中国汽车,在“由大到强”的路上开始走向新的征程。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汽车出口不仅实现了量的提升,更是质的飞跃。欧洲、澳洲、中东等高购买力国家和地区是新增主力。尤其新能源汽车,扎堆出口挪威、比利时、德国等发达国家,让人振奋。

作为全球新车第一产销大国,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是中国汽车人的目标,而是否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即将到来的年,能否继续保持海外出口销量的高增长?

掘金海外新战场

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的成绩可谓振奋人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年1-11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5万辆,同比增长55.3%,其中,乘用车出口.1万辆,同比增长57.8%,新能源汽车出口59.3万辆,同比增长1倍。

与中国汽车海外出口高增长形成较大反差的是传统汽车出口强国德国和日本。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11月,德国新车出口万辆。同比去年同期高出约11%,但仍低于疫情爆发之前的年。1-10月,日本汽车出口为.44万辆,同比下降0.3%。

此长彼消的情况确实令人振奋,但成功者要分析成功的原因,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是短期表现还是长期可持续?

从中国汽车自身的竞争力来看,确实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产品已经实现了质价齐飞。

近年来,中国汽车质量、技术、品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促使汽车出口增长较快。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已经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甚至已经对国外大部分竞品形成了碾压的优势,而因为减碳降碳的压力,海外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猛增,供给和需求正好完美匹配,因此出口量呈现暴增态势。

即便在汽车工业发达的欧美地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大受欢迎。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自主品牌出口至欧洲和北美的汽车总量分别为19.1万辆和5.6万辆,占比分别达27%和8%,相较于去年同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就产品结构来看,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正逐渐成为新能源车出口的主力市场。

中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火爆的出口,已经导致远洋汽车滚装船都不够用了,而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哥比亚迪更是斥资50亿元订购了8艘可装载辆汽车的滚装船,以满足自己今后的出口海运需求。

从外部因素来看,在全球疫情背景下,许多国外企业的物流、生产供应等遇到了很多问题,致使产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德国、日本等汽车出口大国均受到持续的影响。

德国宏观经济和经济形势研究所(IMK)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瓶颈已使德国工业在年初至年年中期间损失约亿欧元,其中汽车行业几乎占一半。

由于半导体零部件不足以及新冠疫情再次反弹导致零部件供给困难,使得日本国内的汽车产量已经连续在近两年的上半年出现同比下滑。

反观中国汽车工业,受益于已经建立的全球最完善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韧性较强的优势充分得以体现,因此受到的影响最小。

除了供应链之外,在疫情后海外地区经济的逐步恢复,也促使了汽车消费的复苏,而这也大幅度拉动了中国汽车的海外出口。

机遇与暗礁并存

从年的同比增长%,到年预计的同比增长超50%,中国汽车海外出口可谓是超强增长,那么年是否可以延续这种超强增长态势?

“随着中国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中国车企开始非常自信地往外走,从品牌到整个体系都在提升,中国汽车出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看来,上述因素也将在未来支撑中国汽车出口的长期增长。

同样持乐观态度的还有一些深耕海外汽车市场的汽车企业人士。“个人认为还是会继续增长,而且很可能爆发式增长。”在一位造车新势力企业人士看来,中国汽车海外出口在年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很旺盛,存在巨大的机遇。

在国家政策层面,相关的政策也会大力持续中国的对外贸易。宏观层面,作为明年中国经济政策“风向标”,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明年全球经济可能面临的衰退以及主要汽车出口大国供应链的恢复将是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

近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发出预警,预计全球经济将在年陷入“严重衰退”,届时消费者对于汽车等高价商品的需求将会下降。

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近日表示,多个国际机构看衰明年全球经济前景,提示各方应警惕重大危机。“全球经济在年陷入一场全面衰退,看来很难避免。”

朱光耀直言,如果按照世界银行判断的最坏情况,明年全球经济就可能出现类似年全球债务危机发生后遭受的严重冲击。现在要研究的问题是,这场危机范围多广、持续时间多长,以及危机爆发同时一些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金融表现。

回顾历史上的数次经济危机,对汽车消费的冲击都是巨大的。美国的汽车销量在三个时期经历过大幅度的下滑,其分别是年的大萧条时期、年代的三次石油危机以及8年的金融危机。

特别是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的汽车销量从7年的万辆下滑至8年的万辆,到9继续缩减至万辆,同比再跌21%。

除了全球经济可能出现的危机之外,在一位汽车业界人士看来,随着主要汽车出口大国供应链的恢复,他们的产能也将逐步恢复正常。

事实上,年下半年,德国、日本的供应链已经有了明显的恢复,他们在下半年的出口量也有所恢复。以德国汽车为例,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同比下滑5.57%,而到了今年11月,乘用车出口达到28.01万辆,同比增长26%。

在燃油车领域,德国、日本的产品竞争力仍然占据优势,而他们在海外市场的也是长期深耕,随着产能的持续恢复,将会夺回一部分失去的市场份额。

法规认证、智能科技实地应用等隐形技术门槛,今后也将是中国汽车走向海外,尤其是杀入欧洲等发达地区市场的一大挑战。

此外,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国际形势下,海外市场的产业政策、汇率等变动风险加大,这对于出海历史短、经验不足的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意味着“暗礁无数”。这些都值得中国品牌汽车警醒。

还会高速增长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年中国汽车出口的销量增速,各方也已经有初步的预测。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年是我国乘用车出海的元年,出口销量达到万辆,同比+%,打破了过去10年左右出口80万辆的瓶颈。年乘用车出口销量继续增加,1-9月乘用车出口万辆,同比+62%,其中燃油、新能源乘用车分别出口、38万辆,同比+51%、+%。在国内自主品牌崛起带来优质车型供给增加、欧洲等发达国家能源危机的背景下,长期看好中国企业的汽车出口总量提升。

报告预计、年国内乘用车出口量分别为/万辆,同比+58%/+43%。分车企来看,预计比亚迪、特斯拉(上海工厂)年出口量分别为30、48万辆,合计贡献四成左右增量。站在投资的角度,出口销量的意义不仅在于“销量的新蛋糕”,中国汽车工业的低成本优势将帮助出海车企获取一块更肥厚的利润。

还有业界观点认为,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全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达到约万辆,比年增长55%,而全年日本汽车出口量约万辆,比年下降15%。按照这个增长趋势,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但是,在一位汽车业界专家看来,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增速不会再有%、50%这样的超高速增长,会回落到较快速度的增长,如果可以实现30%以上的增速,总量也可能突破万辆,这也是非常好的市场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品牌汽车主要靠智能化、大空间、性价比赢得市场,品质与技术虽然提升很快,进步明显,但能否赢得老牌汽车强国、欧洲市场用户们的信任与青睐,尚需时间。

从具体的细分市场来看,燃油车海外出口的增长将会遇到更大的挑战。“燃油车不是我国汽车产业的绝对优势,而之前主要燃油车强国受困于供应链,并非是产品竞争力下滑,随着供应链逐步恢复正常,中国燃油车的出口将会承受压力。”上述专家分析道。

至于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出口的情况要比燃油车乐观很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都会保持领先优势,不管是成本控制,还是产品性能,产品标准,都是领跑者。”在一位汽车企业高层看来,目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开拓海外市场的黄金机遇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与中国汽车海外出口增速上的高低相比,其实中国汽车产业暴露出来的短板问题更应该得到重视。比如,同样是缺芯的问题,虽然中国汽车在低端车用芯片上几乎没受影响,但高端芯片几乎完全受制于人。如果中国汽车不能尽早补上短板,完全实现全产业链的自给自足,那么,今天德国、日本受困于供应链的情况,中国汽车在今后也许也会遇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