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里芬计划
(一)施里芬计划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德国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担任总参谋长期间(年至年)提出,德国总参谋部所制定的一套作战方法,其主要目标为在未来的战争中应付来自德国东西两面的两个敌国—俄国与法国(英法联军)的夹攻。施里芬计划可以看成是日后的闪电战的雏形,也可以说施里芬元帅也就是闪电战计划的初步提出者,他认为在战场上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的做法可以迅速打击敌人,这种施里芬计划的提出使得德军在一战前期迅速攻入法国。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出生于18年,早期曾学习法律,后从军。年作为一名服役期限一年的志愿者加入第一禁卫枪骑团,4年12月调服正规军,并被任命为少尉。8-年在军事学院学习,年施里芬进入德国总参谋部,一直工作到退休。施里芬的仕途算得上一帆风顺,自战争学院毕业后他的才华便为参谋本部的高层所重视。当时的参谋本部下属有若干局,其中地位最为重要当数军事历史局,军事历史局从来被视为参谋总长的智囊,其局长也被视为未来参谋总长的候选人。年在毛奇的支持下施里芬出任参谋本部军事历史局局长,先后担任毛奇与瓦德西的智囊角色,并于年出任参谋总长。因此施里芬始终对毛奇充满敬意与崇拜,并以毛奇、克劳塞维茨的学生自居(克劳塞维茨曾任普鲁士战争学院院长。
(二)时毛奇在战争学院学习,后毛奇始终以克劳塞维茨的学生自居,实际上战争学院院长从不授课,克劳塞维茨与毛奇并无太多瓜葛。俾斯麦所缔造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改变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老牌欧洲强国无不对之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同时德国地处欧洲十字路口而列强环绕,战略上处于不利地位,很容易陷入两面受敌的尴尬局面,因此在德意志统一不久德国参谋本部便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应对未来全面的欧洲大战。对德国威胁最大的莫过于东面的俄罗斯帝国、西面的法国与海上的老牌强国英国,对于陆军而言欧洲战争意味着同时与法国和俄国作战,因此参谋本部研究的课题便是如何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瓦德西曾经于年提出相反的固守西线,集中力量打击俄罗斯帝国的战略方案,为时任首相俾斯麦所否决。年路易·拿破仑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法国政府基于阻止“德意志统一造成的失衡”而对普鲁士宣战却折戟色当,普鲁士人在他们共同边境的战斗中摧毁法军,然后长驱直入包围和攻陷巴黎。为了消除未来的法国任何的军事威胁,统一的德国吞并法国工业重地阿尔萨斯和包括要塞城市梅斯在内的洛林的一部分,从而很大程度的从军事与经济上削弱法国。作为回应的法国于是以沿着英里法德边界的四个城市为中心构筑一系列堡垒,东南从瑞士的坚不可摧的屏障阿尔卑斯山开始,坚固的混凝土堡垒从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伸展开来。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设计一个宽阔的缺口作为迎接敌人进入的巨大陷阱,然后用从掩护得很好的混凝土箱形掩体中发射的交叉火力加以歼灭,凡尔登以北的20英里就是卢森堡、比利时和崎岖的阿登森林。
(三)面对着这种难以克服的棱堡,从年到年任德国参谋总长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设计一个通过广阔的比利时平原侵入法国的战略。这个小小工业国家提供有充分铁路、公路、河流和运河的一条不费力的通路,而且它和法国的边境是不设防的。施里芬将军对于比利时在列日和那慕尔面向德国的设防据点感到愤怒,他抱怨它的军事防御旨在阻止德国侵入其领土,但它对法国的边境却不设防。对于比利时担心德国而不担心法国的原因,这位将军装作不知道。施里芬这位能干的战略家,是军事史上博览群书的人之一,他从坎尼之战中得到许多启示,汉尼拔用包围两翼和后卫击败较强的罗马人。施里芬将军的相似的计划集中在梅斯,这是一个最靠近法国边境的德国城市距离巴黎仅有英里。作为德国参谋本部的著名参谋总长之一的施里芬的长相离标准的职业军人差得很远,他脸色苍白、身形消瘦、略有些谢顶,恰如一个文弱书生。最令人诧异的是莫过于这位近代史上著名的战略大师的眼睛一如普通人一样灰暗无光,全不见战略家独有的灵气与智慧,自然熟悉施里芬的人则对这一点不太会感到惊讶,他本是一个高度的近视眼。自19世纪至二战结束前世界陆军之强莫过于德国,而作为德国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的德国参谋本部,特别是一战前的德国参谋本部更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至今仍然令无数热血男儿心向往之。在德国参谋本部的历届参谋总长之中成就最高的当数俾斯麦时期先后打赢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和统一德意志的毛奇,而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当数毛奇的继任者、年出任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施里芬是瓦德西的后任,任参谋总长的时间是年至年,共15年时间。
(四)施里芬在辅佐老毛奇与瓦德西时便对两大强敌法国与俄罗斯进行深入的研究,经历拿破仑战争的法国虽然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并失去盛产铁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但其陆军却雄风不减,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大的敌人。反观俄罗斯虽有万常规部队但装备落后,战略思想仍旧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当德国的克虏伯大炮、毛瑟枪已经驰名世界和德国参谋本部正在着重研究马克沁机枪的价值时,俄罗斯的士兵不少还以绑尖刀的木棍作为唯一装备,同时俄罗斯广阔的领土、落后的铁路网和老化的战争动员机制使得俄国的战争反应速度大打折扣。但同样落后的道路也大大不利于德军在俄罗斯广袤领土上的征伐,同时宽广的东西长度提供的战略纵深与漫长的补给线、恶劣的冬季环境、数量巨大的‘蒸汽压路机’都将使俄国战场成为持久战。在仔细研究双方力量对比后施里芬产生一个大胆的构想,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行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罗斯。施里芬判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对德国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拥有毛奇时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铁路网与高明的智慧,德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军事集结调动并打败法国。这就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本战略思想,以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时间差”。年出任德军参谋总长的第一年施里芬便提出一份“备忘录”,被称为第一号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中施里芬采用军事学家所罕见的“剧情排演”的方式,推演未来欧洲大战的基本过程,提出“时间差”的战略构想与实施方式。之后施里芬又在年和年提出第二、第三号备忘录,这三份备忘录便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本雏形。此后在任期内施里芬主导进行对未来战争的无数的演习、沙盘演练与讨论,对备忘录进行反复的修改。年12月施里芬完成最后一份备忘录,并于年亲手交给继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里芬计划”终于成形。
(五)“施里芬计划”的主要目标自然是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为抵御德国进攻,从瑞士阿尔卑斯山开始经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构筑坚固的防御堡垒。仅仅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留有豁口以通法德边境,并在豁口的两翼部署密集的交叉火力,因此”施里芬计划”的中心与重点便是如何绕过法国漫长而坚固的防御体系直插内地。“施里芬计划”基本内容是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其中西线部队79个师,东线部队则仅设10个师夹杂一些地方部队,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68个师,左翼部队11个师,比例又是1:8。左翼部队中一部分配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仅仅15英里)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其余则部署在长达公里的的法德边境线上。西线中的右翼是德国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按照“施里芬计划”一旦战争打响时东线德军部队以其少数兵力与奥匈帝国军队遥相呼应来牵制俄军,目的在于将俄国限制于东普鲁士边境。于此同时集结于西线的右翼以凡尔登地区为轴心向西南方向旋转,取道欧洲的中立国比利时由比法边界进入法国,在穿越比利时平原、横扫法国沿海后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巴黎,继而向东从法军背后包抄其主力,而西线的左翼的任务便是诱敌并抵御法军主力的攻击。
(六)“施里芬计划”要求右翼部队主力自动员下达后第12天前打开列日通道,第19日拿下布鲁塞尔,第22日进入法国,第1日达到提翁维尔-圣康坦一线,第9日攻克巴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由于判断俄国军事力量的充分动员需要6到8周,因此施里芬计划中要求德国在这一时间内彻底击败法国,进而转身应付姗姗来迟的俄国。以这个凡尔登筑垒地区为枢轴由79个师组成的右翼,将经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后面马上由战时后备军之类的第二后备军跟上来。由八个师组成的较小的左翼将留在法德边界,像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一样的德国人在这个绕着枢轴旋转的运动中,将一直横扫到法国沿海地区,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围巴黎,然后转向东面。如果法国士兵离开他们的洛林要塞,把八个德国固定师赶向莱茵河,这样就更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进的德国人将从后面来攻打法国人,法国的要塞炮只面对德国,不能转向西面来对付从法国方面进攻的德国人。施里芬计划是为了避开开战时直接进攻法国所遇到的四个坚固的堡垒,计划西线全部兵力72个师中5个师都分配在迂回的右翼上,迂回必需假道荷兰,避开比利时的列日要塞和纳慕尔要塞,直接进入法国领土对巴黎进行攻击或者包围,之后在从法国的四个堡垒薄弱的后方进行攻击。整个右翼起到的作用是像一把大镰刀迅速地横扫法国,而左翼中10个师面对凡尔登作为部署的枢纽,这个枢纽的部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避免在计划过程中左右翼间出现的空缺,特地用10个师部署填补在凡尔登这个枢纽空缺。而左翼以9个师的兵力部署在与法国的交界处,一边阻止法军的突入一边引诱法军深入德国领地,然后右翼的迂回部队从后包抄,将其歼灭在德国境内。
(六)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亦在右翼的德军的进军范围之内,初步估计施里芬计划其中就包括吞并比利时。毛奇在年曾预言下一次战争可能要打4年(甚至更多年),因为现代国家的资源与统治强度太巨大,仅一次会战失败并不能迫使它失去战争能力。小毛奇在年说得更彻底:“那是一种民族战争,不是一次决定性会战所能完成的,必须经过长期苦战把全部国力都耗尽,否则一个国家不会屈服,而在这样的战争中即令获得胜利也还是得不偿失。”冠冕的说法是这种战争中只有失败者没有胜利者。但是非常可惜生活在伟大叔叔压力下的小毛奇虽不乏智慧,但却缺乏必要的魄力。他既不能根据自己的理想来重新拟定一套战略,而对于前任所移交下来的计划也感到无可奈何,他内心里对施里芬的思想不敢苟同,甚至对它缺乏信心。但他对于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元帅有一种自卑感,在表面上不敢明白地表示反对,因为是那无异于向整个参谋本部挑战。而德军参谋部内能者如云,性格软弱的小毛奇难以做出根本性的改变。甚至施里芬本人也有力不从心之感,他知道自己的伟大计划并非一种必胜的公式,那实在是一种极端冒险的赌博。他常说:“对于这样的伟业我们是太弱了。”他做了15年参谋总长,并未能把德国陆军扩大到实现其计划时所需要的数量。他曾想至少应拼凑编成8个“暂编军”,这个理想也未能达到。假使连施里芬都办不到的事情,而希望小毛奇能够办到,那实在未免太过奢望。
(六)从到整整10年中德国在表面上是强盛繁荣,实际上则外强中干。威廉二世好大喜功,一方面与英国之间进行海军造舰竞赛(最后被证明也只能依赖潜艇战),另一方面对于战力也未作合理的分配与动员。所以到年开战时法国征集了其全部适龄壮丁的80%,而德国仅仅征集50%。法国全部军事人力仅为德国的60%,法国能动员62个师,而德国也不过87个师。这个责任当然是威廉二世和其政府所应负的,不过小毛奇(甚至施里芬)也未尝没有责任。继任者小毛奇在这10年内可以说是生活在一种矛盾之中,他明知世界情况正在改变,施里芬计划即令在战略(先西后东)毫无缺点,也不可能完全适应10年后的情况。一战中堑壕战的广泛应用足以大大滞缓西线德军的推进速度,步兵与炮火在坚壁清野与机枪面前相当无力,在坦克为代表的机械化部队推进之前一战被证明防守是易于进攻的。他又没有能力来做彻底的改变,同时他对于威廉二世的政策也没有任何影响力,所以他只好得过且过、苟延岁月。在战争前夕他已经66岁,并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体力早已不支。他听从医师的忠告正拟向德皇乞骸骨告老还乡,哪知道造化弄人,战争就在此时爆发,于是遂决定他要扮演这个悲剧角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继任人谨小慎微的小毛奇将军改变这个计划,以应付他认为是不同的情况。他不去加强右翼,反而减少右翼的实力三分之一,在左翼增加八个师,此举对法国是幸运的。由于其他障碍和延误,毛奇缩短以梅斯为枢轴而转动的德国入侵战线,以致他的部队开到巴黎的东面而没有加以包围。几个星期后当德国人企图用正面突击攻占巴黎时,他们在马恩之战中被击退。后任对于前任所移交的计划绝对有权加以修改,尤其是10年是一段很长久的时间,即令施里芬本人仍任参谋总长他也可能会修改自己的计划,所以小毛奇的错不在于修改计划与否而是怎样修改。
(七)小毛奇对于施里芬的基本思想几乎是完全接受,未加任何修改。在未来战争中德国必须两面作战;采取东守西攻的原则;在西线的攻势主力指向右翼;德军必须假道比利时,即必须破坏该国中立。以上4点在年完全没有任何改变,所以小毛奇实际上是在执行10年前由施里芬所拟定的计划。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作修改的只有一点,也可以说是致命的一点,那就是兵力的分配。施里芬计划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兵力的分配非常不平均,东西线兵力之比为1:8,在西线上其右翼又占总兵力的7/8,只留下1/8的兵力部署在左翼。计划中的西线总兵力共72个师,5个在旋转的右翼上,10个师面对凡尔登,构成整个部署的枢轴,而沿着洛林省的要塞线上(左翼)则只有9个师。照英国军事理论家、战略家李德哈特分析这是很精明的计算,把左翼兵力减弱到最低限度以使右翼达到空前的强度。即令法军攻入洛林,压迫德军左翼后退,也仍不能阻止德军右翼的攻势,而且愈深入则愈危险。这好像一扇旋转门一样,若法军向前推这一面,则后面的一面就会倒转过来打在其背上,压迫得愈重则反击也愈加重。富勒也指出施里芬计划的要点是右翼在对攻势有利的地区中作战,其兵力足够包围安特卫普、那慕尔和巴黎;左翼在对守势有利的地区中作战,其兵力的强度仅以能诱敌深入为限度。这种兵力分配实为施里芬计划成败之关键,若不这样分配则施里芬计划就不可能作有效的执行。小毛奇一方面改变兵力分配比例,另一方面又照原案进行,其结果当然是两面不讨好。小毛奇改变兵力分配并非没有道理,但要改变则计划也会随之改变,总而言之二者不可两全。
(八)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所受的创伤早已恢复,其兵力的数量和动员的速度都已超过施里芬当年的估计。此时德国由于人口的增加,可用的兵力也随之略有增加,小毛奇都用来增强东线,结果西线的兵力反而相对减少。照原计划西线兵力万,现在反而减到万。也许有人会替小毛奇辩护,认为若非他增强东线兵力则不仅坦能堡的胜利将不可能,甚至普鲁士王室发祥之地(东普鲁士)也可能不保。但这显然与施里芬的原意相违,因为他曾引述腓特烈大帝的名言作为解释:“宁可牺牲一省,但在寻求胜利时决不可分散兵力。”增强东线虽情有可原,但改变西线兵力分配则实无异于直接破坏施里芬计划。小毛奇对于西线兵力的分配大致为左翼0万、中枢40万、右翼70万(共万),原计划左右之比为1:7,现在变成1:。这些数字的计算不一定精确,但右翼不曾照施里芬遗训所要求予以增强,反而相对减弱则为无可否认之事实。小毛奇为什么这样分配兵力对此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人指出即令右翼兵力不减弱,施里芬计划也未必能生效,但这是另外一回事,与小毛奇的功过无关。严格地说小毛奇的最大错误也许还不是减弱右翼而是增强左翼,施里芬计划是右攻左守并尽量引诱法军向左深入,这样就可以间接帮助右翼的成功。小毛奇不仅增强左翼兵力而且更容许左翼发动攻势,结果遂把法军从左向右赶,反而增强他们对抗德军右翼的能力。
(九)毛奇虽然接受施里芬计划,但他却把它的性质完全改变,尽管如此但在到年之间德国却又新增几个军。在俄国方面他大致还是依照施里芬的老计划,一共保留着四个(现役的和预备的)军、一个预备师、一个骑兵师和一些国民兵单位,共计是20万人。但是在西线方面他就不仅是把两翼之间的兵力比例作了彻底的调整,而且在增强右翼之后他的思想也就变成“坎尼”型的,而不是“吕岑”型的。施里芬在晚年思想上也似乎有一些改变,他好像在年曾经开始考虑到沿着整个正面(从比利时到瑞士)都同时发动攻击的观念。不过直到他临终的时候他的思想又还是回到他的那个伟大计划。他的最后遗言是:“你们要注意增强右翼。”德国的作战处长塔本上校曾经说过: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例如铁路等)毛奇才被迫作此项改变。”这种解释是颇有疑问,因为真正的原因似乎是那些王子们为了要想增强自己军团的实力,遂对毛奇施加压迫。在年他取消从左翼抽调两个军增援右翼的观念,并将这六个补充师集中在梅斯的附近。最后当新编成九个师后他把其中的一个师加上从东线上抽回来的一个师增加在右翼方面,而把其余的八个师都增加在左翼方面。
(十)于是德方七个军团的最初兵力部署是:第一军团司令为克鲁克将军,司令部设在格里芬波赫。一共为七个军、三个骑兵师和三个国民兵旅。应进到艾克斯-拉-卡培里,然后再到布鲁塞尔。总计2万人;第二军团司令为比洛将军,司令部设在蒙特乔依。一共为六个军、两个骑兵师和两个国民兵旅。应攻占列日,然后其右翼进到沃维尔,其左翼进到拉穆尔。总计26万人。第三军团司令为豪森将军,司令部设在普流姆。一共有四个军和一个国民兵旅。应向西前进使其右翼达到拉穆尔,左翼达到吉费特。总计18万人。第四军团司令为符腾堡公爵,司令部设在提里费斯。一共为五个军和一个国民兵旅。应向西前进使右翼达到弗拉梅,其左翼达到艾尔仑以北的艾提尔特。总计18万人。第五军团司令为德国皇太子,司令部设在萨尔布流肯。一共为五个军,一个师、两个骑兵师和五个国民兵旅。其左翼留在提昂维尔而其右翼则进到弗仑维尔。总计20万人。第六军团司令为巴伐里亚的鲁普里赫特亲王,司令部设在圣艾弗尔德。一共为五个军、三个骑兵师和四个补充师。应进到莫斯里河上,并攻击法军将他们钉住。总计22万人。第七军团司令为希林根将军,司令部设在斯塔斯堡。一共为三个军、一个师、两个补充师和四个国民兵旅。应进到摩泽尔河,或向洛林实行反攻。总计12.5万人。
(十一)虽然施里芬计划的外表还是保留着没有动,可是其实质却完全改变,因为其左右两翼的比重已经与过去完全不同。原有的计划中是右翼方面为59个师、左翼方面9个师。现在的计划中是右翼方面为55个师、左翼方面2个师。用百分比来表示施里芬计划中的比例为:15,而毛奇计划中的比例为:42。而且施里芬的原意是当法军在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州中被纠缠住之后时即将两个军调在右翼方面,于是这个比例就更由:15降到:9,因此左翼方面必须被迫向后移动。现在在新计划中所看到的是两翼攻势,这南面的左翼本应引诱敌军向东前进以使北面的右翼更便于旋转,来打击敌人的背面。现在却反过来向西推进,这是与原意完全相反。这既不是坎尼,又不是吕岑,任凭称它为那一种都足以使汉尼拔或腓特烈大帝在地下顿足。施里芬制订的战略包括一支10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和法国人协同作战”在内,考虑到俄国的原始铁路系统会造成蜗牛般步伐的动员,施里芬只在东线安排10个师以推迟沙皇部队的前进,直到法国被压倒为止。年80岁的施里芬临终时仍一再叮嘱:“仗是一定要打的,只要确保右翼强大就行。”尽管这一临终嘱咐随着德国悲剧的落幕而成为军事史上的名言。
敦刻尔克大撤退
(一)纳粹德国于年5月10日开始进攻西欧,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拥有个师(00多万军队),兵力与德国实力相当。但法国战略呆板保守且动员较为迟缓,只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认为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上,对德国宣而不战。在德法边境上只有小规模的互射,没有进行大的战役,出现历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战争”。然而德军没有攻打马奇诺防线,他们首先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绕过马奇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入法国,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不久又踏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年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形势万分危急的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四十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他们的计划是力争撤离三万人,这支杂牌船队就在这样危险的情形下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6万人。年9月1日凌晨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进攻,二战全面爆发。9月日英国和法国因为利益对德国宣战,但实际上英法联军只是躲在马奇诺防线后,没有对波兰进行有效的军事支援。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完全陷落。在此其间英法两国只对德国对外交上予以谴责,这一期间被德国人称为“假战”、“静坐战”或“奇怪的战争”。
(二)年5月10日清晨德军16个师在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左翼的A集团军群,指挥强大的装甲部队,在马奇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崎岖而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发动进攻。这让向比利时进军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的英法联军大失所料,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联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40万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唯一希望。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当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时年5月24日德军却接到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希特勒的命令使德军坦克部队的将领们疑惑,古德里安更是感叹。敦刻尔克唾手可得,却被命令停止前进,而德军空军却在进攻。被这一命令后来引起的争论,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的命令。实际上希特勒的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虑,而且不能完全认为为他一人的责任,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实力,加上戈林向希特勒保证空军可以消灭敦刻尔克的联军。敦刻尔克地势遍地沼泽和低洼,不利装甲部队前进,没有必要让装甲部队遭受损失,德军总司令部曾计划由B集团军群统一完成最后包围的作战。
(三)联军零碎的反击虽然效果不大,但是加重部分德军高级指挥官对装甲部队损耗的担心,因为快速突进的装甲部队使步兵部队落后很远。24日希特勒在走访A集团军群司令部,伦斯德司令部的战争日志记载会面时伦斯德建议在离敦刻尔克不远的运河一线上的装甲师应当停止前进,等候更多的步兵部队的接应。希特勒同意这个建议,并且认为装甲部队应当保存下来,留待进攻松姆河以南的法国军队时使用,同时纳粹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保证空军可以担当消灭包围圈中联军的任务。另一个可能也被认为是促成希特勒下达命令的原因,担心装甲部队受困于敦克尔克外围的河道纵横的地带陷入阵地战,无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队的撤退。也有人认为希特勒有政治上的打算,让一部分英军撤回英国,政治上对与英国和谈有帮助。包括前线装甲部队指挥官的一些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应该继续前进。不过这个说法和希特勒24日下达的1号指令不符合,在1号指令中希特勒下令B集团军和空军配合,尽快消灭包围圈中的英法比荷军队。这个命令执行的结果是英法联军在当面的德军B集团军群的压迫下向敦刻尔克撤退,而截断他们退路的A集团军群距离敦刻尔克更近,却在敦刻尔克以西的运河地区停止进攻,并没有集合兵力沿著海岸包抄,这给英法联军一个机会。
(四)联军在为生存而战斗,加强敦刻尔克接近地的防御阵地,虽然同年5月27日德军装甲部队为阻止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而恢复攻势,但他们面临敌人有组织的防线而无法突破。英法联军成功地延迟德军进攻,并且为部队撤离敦刻尔克赢得更多时间。但是古德里安的回忆(《闪击英雄》)也提到24日之后他的部队并没有停止攻击,而卡莱斯的英军更是一直坚持到26日下午16点45分才投降。而当天希特勒已经下令恢复攻击,因此停止命令究竟对A集团军造成多大影响还有很多说法。早在5月19日英国就预见到失败已成定局,战时内阁指示海军部制定组织远征军撤退的计划,代号“发电机行动”。该行动由多佛尔军港司令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全权指挥,计划从法国沿岸的加莱、布伦和敦刻尔克三个港口每天撤退一万人,并集中0艘渡船、12艘扫雷舰。拉姆齐同时建议加强空中掩护力量,但英国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司令休·道丁上将表示只有在满足保卫本土的前提下才能派出战斗机前往敦刻尔克。同年5月20日德军主力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英法联军的40个师被包围在法、比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此时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地区三面受敌、一面临海而处境非常危急,唯一的生路就是从海上撤往英国。幸运的是此时古德里安以没有接到命令为由裹足不前,整整休息两天,直到22日才根据A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北上攻击沿岸港口,给了英军以逃出包围圈的机会。
(五)5月22日英军2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旅在阿拉斯地区对德军进行反击,这次出其不意的反击重创快速推进之中的德军。5月24日希特勒下令装甲部队停止追击,这一命令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在二战中第一个愚蠢的命令。关于下达这个命令的原因有很多说法,其中一个说法是希特勒从政治考量,希望留下和英国谈判的余地。但是5月24日下达的第1号指令明确指出“下一个作战目标是通过北翼我军实施向心突击,歼灭在阿图瓦和佛兰德地区被包围的法国、英国和比利时军队,迅速夺占和守卫那里的海岸,显然这一说法猜测因素过多。而更多的资料都认为是由于22日英军的反击使得A集团军司令部产生误判,主动提出暂缓攻击的建议,而这正符合希特勒希望将装甲部队保留到继续攻击法国这一任务的需求,于是同意这一建议。“11时0分希特勒来到在夏尔维尔的A集团军群司令部,在那里听取一次战况报告,并征询集团军群司令部的意图。伦斯德强调步兵应在阿拉斯东部进攻,而机动部队则停留在朗斯-贝顿-埃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一线,以便截住在B集团军群前面撤退的敌军。很显然他之所以这样强调是由于担心冯·克莱斯特战斗力薄弱的装甲集群挡不住正在撤退的英国部队,希特勒高兴地发现无论是伦斯德已经做的还是他建议要做的事都很合乎他自己的想法,因此他表示完全同意集团军群司令的意见。希特勒一再强调他表示同意,并说为即将采取的作战行动,现在尤有必要节约地使用装甲部队。同时如果在敦刻尔克周围的包围圈收得太紧,空军的活动反而会受到妨碍。”(汉斯·阿道夫·雅各布森博士《第二次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六)“说到这道著名的命令的责任问题,不管伦斯德后来怎样辩解,他必须与希特勒分担责任。元首在5月24日早晨曾到伦斯德将军设在查理维尔的A集团军总司令部去过,伦斯德建议在离敦刻尔克不远的运河一线上的装甲师应当停止前进,等候更多的步兵部队的接应。希特勒同意这个建议,并且认为装甲部队应当保存下来,留待进攻松姆河以南的法国军队时使用。他还说如果盟军陷入的袋形地带缩得大小就会妨碍空军的活动,停止前进的命令可能是伦斯德获得元首的批准以后立即发出的,因为据丘吉尔说英国远征军曾截获到德国那天早晨11点42分下达那个命令的无线电报,希特勒和伦斯德当时正在开会。”(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同时这一命令也得到约德尔、伦德施泰特等人的支持,由于此时攻击敦刻尔克的德军共16个师,他们分别属于2个集团军群的4个集团军,龙德施泰德希望在继续攻击前理顺复杂的指挥系统。不管如何这就给了英国一个千载难逢的喘息之机,使其组织海上撤退成为可能。5月26日晚18时57分英国海军部下令开始执行“发电机行动”,此时形势比制定计划时更险恶,原准备使用的法国三个港口只有敦刻尔克可以利用,布伦和加莱分别于2日和27日被德军占领。0万英法联军唯一的生路就是敦刻尔克及其附近40公里海岸线,敦刻尔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堡,自公元9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国北部重要港口。年以吞吐量计为法国第三大港,拥有7个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个干船坞以及长8公里的码头。港口航道经过疏浚,大型船只能够自由进出,完善的防波堤和凸式码头可以有效抵御英吉利海峡的狂风大浪。
(七)如果这些港口设施能够充分利用的话0万英法联军完全可以在短短几天之内携带全部装备安全登船,但两个星期以来该地区一直遭到德军猛烈轰炸,4个船坞全部被毁,8公里长的码头被炸成一片废墟,甚至敦刻尔克大半个市区也在空袭中被夷为平地。唯一还可以供船只停泊的只有一条不足米长的东堤,而且还是由木桩木板搭起来的显得非常简易,宽度最多只能8个人同时并排通行。只有在靠海一面有个混凝土的柱子设有灯塔,堤岸周围有一些木桩,紧急时也能系泊船只,但是水流较急致使船只停靠时有一定危险。附近海岸线没有港口设施和防波堤,离海岸不远有一条与岸平行的深水航道和敦刻尔克港区航道相连,但这条航道水流湍急、暗礁密布让航行有相当危险。从敦刻尔克到英国有三条航线,Z航线航程最短(仅40海里),但处在德军炮火封锁下无法使用;X航线距离稍长(55海里),但英军已在航线上布设多个水雷区,短时期里难以清除也无法使用;唯一能够使用的就只有航程最远的Y航线(全程90海里),驶完全程几乎要六小时,虽然没有德军炮火威胁但德军飞机空中威胁的危险却大大增加。拉姆齐组成一个精干的指挥班子(总共只有16人)来组织这场有史以来最复杂、最危险的海上撤退,拉姆齐负责全面指挥协调,韦克沃尔海军少将负责指挥在英吉利海峡的航行,威廉·坦南特海军上校负责指挥敦刻尔克港和海滩登船事宜,杰克·克劳斯汤海军中校则负责指挥最关键的东堤。其中坦南特上校特意用香烟盒中的锡纸剪了SNO三个字母贴在钢盔上,以表示自己是负责指挥撤退的海军最高军官。他率领12名军官和名士兵领导组织0万人的海上撤退,他在这场海上撤退中表现异常出色,因此在年诺曼底登陆中被委以重任。那时他已晋升为海军少将,负责领导登陆准备中最艰巨的人工港和海底输油管道工程建设,为登陆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八)年5月26日晚“发电机行动”的第一个晚上,在海军努力下首批人(主要是后勤部队)顺利离开敦刻尔克回到英国。撤退行动一开始就不可能再有机密可言,加之形势紧急让英国海军部开始在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征用船只,甚至通过广播呼吁所有拥有船只的人前往敦刻尔克。这些船主非常明白撤出远征军对于英国意味着什么,所以积极响应海军部的呼吁,驳船、拖船、货船、客轮、渔船、汽艇乃至私人游艇都纷纷出海驶往敦刻尔克。先后有69艘英国船只和艘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船只(共艘各种船只)加入救援行列,他们主要从英国南部的六个港口出发,这六个港口是希尔内斯、马加特、多佛尔、纽黑文、福克斯通和拉姆斯格特,在敦刻尔克接上英法联军官兵后再返回英国。5月27日德国空军第航空队和第2航空队大举出动,对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进行猛烈轰炸,总共投下1.5万枚高爆炸弹和万枚燃烧弹,敦刻尔克几乎被夷为平地。英国空军从本土起飞架次战斗机竭尽全力掩护海滩上的登船点和执行运输任务的船只,尽管英机没有能阻止德机对敦刻尔克的空袭,但却给德机以沉重打击。仅德军第2航空队就被击落2架,空勤人员死64人、伤7人,损失超过原先十天的总和,因此这天被德军称为“灾难的一天”,而英机损失11架。英国海军抽调1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26其他舰艇前来,这是英国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用军舰来运输人员,满载着官兵的军舰吃水很深甚至还有几分倾斜,海军官兵凭借着高超的操舰技术全速通过海浪滔天、弹如雨下的英吉利海峡。尽管英国海空军竭尽全力,但由于缺乏小型船舶无法迅速将人员从海滩接到停泊在近海的大型船只导致撤退速度很慢,全天只撤出人。当晚纳粹德国海军潜艇、鱼雷艇和扫雷艇也从刚占领的荷兰和比利时的港口出动,企图借助夜色掩护攻击担负撤退的英国船只,希特勒也取消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令英法联军最为胆战心惊的装甲师再度投入战斗。
(九)地面上德国陆军步兵正利用比利时投降的机会,从比军防区直扑敦刻尔克。英法联军眼看已没有部队可以前往阻截,敦刻尔克危在旦夕。英军第步兵师在师长蒙哥马利的指挥下以出色的机动巧妙突出德军包围,师分乘辆军车,在所有军车的减速器上都涂上一层反光油漆,用隐蔽在后挡泥板下的小灯照亮。后一辆车的司机就利用这点亮光紧跟着前一辆车,整个车队则关闭大灯,实行严格灯火管制,乘着夜色悄然撤出。为防意外的蒙哥马利还在十字路口和容易迷路的拐弯处设置交通纠察哨,指挥车队行进,就这样第师夜行军60公里,成功跳出德军合围。并在28日凌晨赶到德军前面组织起坚固防线,有力保障敦刻尔克的安全。蒙哥马利也因此显示出优秀军事才干而开始崭露头角,在撤回英国后升任第2军军长,从此开始在战争中大展身手,成为二战中英军最著名的将领。5月28日上午敦刻尔克地区大雾弥漫,德国空军在戈林的严令下不顾恶劣天气的影响出动2个轰炸机大队,到达敦刻尔克后终因能见度太差被迫带弹返航。而英军则利用这一时机抓紧组织官兵撤退,由于港口损毁严重让海滩的作用越来越大,官兵们每50人一组,每组由1名军官和1名水手带领。以组为单位从海滩下海,涉过逐渐加深的海水登上小船,再乘小船摆渡到距离海岸较远的大船撤回英国。下午德军不断以至5架飞机组成的小编队对敦刻尔克实施扰乱性空袭,企图干扰英军的撤退。但英军很快发现德军空袭几乎没有什么损害,大部分炸弹都落到海里和空旷地带,少数炸弹即使在士兵集结地点附近爆炸。柔软的沙滩也能吸收爆炸的绝大部分能量,甚至在身边爆炸也不过是震动一下,飞溅一脸的泥沙。等待撤退的士兵们见状纷纷从隐蔽处走出,有的在海滩上踢足球、打板球,有的在海水里洗澡,还有的甚至悠闲地玩起沙雕。似乎对近在咫尺的死亡、毫不在意,充分显示对德军的轻蔑。入夜后海滩上似乎有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那是成千上万等待撤退的士兵在抽烟,烟头一明一暗的闪光所形成蔚为壮观的场面。全天有04人撤离,比前一天多了整整一万人,这是因为公开呼吁的民船开始陆续到达发挥作用。
(十)年5月29日英军吸取三天来的经验,采取很多措施来加快登船速度。特别在东堤为了克服高达4至5米的潮位差,凡是能够找到的木板、木梁,连球门的木门柱都被用来当作临时跳板。英军还将卡车一辆接一辆沉在海滩,作为延伸入海的临时栈桥。下午天气开始转晴,德国空军大举出击,一副要把几天的损失补回来的架势。德机以大型船只为目标进行集中攻击,击沉艘驱逐舰和包括5艘大型渡船在内的21艘船只,重创7艘驱逐舰,迫使拉姆齐将将参加撤退的8艘最先进的驱逐舰调回本土以避免这些新锐军舰受到损失,影响以后抗击德军入侵英国本土的作战。陆地上大批法军和法国百姓退入敦刻尔克防御圈,公路被各种车辆拥堵得水泄不通,德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英法联军所控制的地区日益缩小,德军地面炮火已经打到海滩、东堤和航道。尽管英军损失惨重但因为大量民船加入撤退使撤退的速度大大增加,达到创记录的每小时两千人。全天共撤走人,为几天来的最高记录。年5月0日敦刻尔克地区由于空气中湿度非常大,大雾几乎将海滩笼罩住,不时还有小雨。加上地面上硝烟弥漫,能见度很低,德国空军无法前来攻击。海面上以风大浪急著称的英吉利海峡却一反常态的风平浪静,使得英国动员的大批小型船只其中不少是内河船只都能够出海,到达敦刻尔克接运撤退的官兵。全天共撤出人,其中近一半是法军。同年5月1日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奉命回国,他将指挥权移交给第1军军长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刚在敦刻尔克郊外焚毁自己的座车,他是骑着自行车赶来接受指挥权的。上午大雾依旧笼罩着敦刻尔克,德国空军仍旧无法出击,但海面上风力开始增强,英军用卡车搭成的临时栈桥因此无法使用,但撤退仍在紧张地继续。下午天气放晴,德国空军出动9个轰炸机大队,英军也准确预测到天气变化,料到德军飞机必定会大举来袭。尽最大努力向敦刻尔克派出战斗机,保证在海滩上空始终有不间断的战斗机巡逻飞行,竭力掩护撤退部队和船只。
(十一)地面上德军从西、南两方向发起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英法联军的后卫部队拼死坚守防线,战斗殊为激烈。就在这一天哈罗德·欧文·安德鲁上尉因为他的英勇表现荣获敦刻尔克撤退中英国颁发的唯一一枚表彰英勇行为的最高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安德鲁指挥着他的连队经受住长达十小时的猛烈炮击,打退德军一次次冲锋,始终守住阵地。当侧翼友邻部队出现缺口时他又主动率领6名士兵赶去支援,击退至少名德军,最后当他的部队弹药消耗殆尽,所坚守的阵地的核心据点又被德军炮火击毁,这才带着仅存的8名官兵在深至下巴的水里艰难跋涉1.6万米回到后面的阵地,没有休息又奋战在阵地上。正是无数像安德鲁这样的官兵以大无畏的英勇顽强前赴后继、殊死拼杀,终于遏止德军的攻势,赢得极为宝贵的时间,这天有人撤回英国。年6月1日天气转晴,德国空军全力出动,英国空军针锋相对,几乎派出所有能够派出的飞机。从喷火式战斗机、飓风式战斗机、无畏式战斗机到哈德逊轰炸机、双翼箭鱼式鱼雷攻击机,甚至连侦察机都投入到敦刻尔克,但德军战斗机出色地阻截英机,有效掩护轰炸机的攻击。德机虽被击落2架但击沉包括4艘满载官兵的驱逐舰在内的1艘船只,还重创11艘,这是英军损失最惨重的一天。就在如此激烈的空中厮杀和炸弹、炮弹四下横飞的险恶形势下素以沉着冷静著称的亚历山大越发表现临危不惧,在海滩上安帆布躺椅,神态自若地坐在上面,平静地注视着部队秩序井然地登船、或是边啃着苹果边在海滩漫步,毫不在乎空中飞机呼啸,地面炮火纷飞、他的这种镇定泰然的气势极大影响了部队情绪,有一名军官就站在海滩上精心地修着胡子,身边的勤务兵还为他拿着镜子、还有一个士兵竟然坐在船尾悠然垂钓,部队洋溢着对德军轰炸毫不在乎的蔑视。而那些坚守在阵地上的部队则在坚持战斗,一些奉命后撤登船的部队也一边还击一边后撤,一直战斗到登船那一时刻,全天又有人得救。
(十二)6月2日由于德军飞机的巨大威胁,同时考虑到英国空军已经倾尽所有。为了保存足够的空中力量在以后战争中使用,英军被迫停止白天的撤退,只利用夜间组织进行撤退。德国空军因此失去攻击目标,只得改变攻击目标,开始对巴黎进行大规模空袭,对敦刻尔克的攻击将主要由地面部队来完成。夜幕刚一降临由各种各样船只组成的舰队就从英国起航,午夜前到达敦刻尔克,最后一批英国远征军从东堤登船。当撤退的行列稍有中断,救援船只上的水手就上岸去引导撤退。英军“马尔科姆”号驱逐舰派出的水手还吹起苏格兰特有的风笛,在到处是烈火的市区从废墟中将掉队人员召集起来带上驱逐舰,当晚又撤出人。6月日早晨亚历山大和坦南特一起巡视海滩,对英国远征军全部撤退感到非常满意,入夜后两人率领着各自的参谋人员作为最后一批英军登上驱逐舰撤回英国,当晚撤至英国的人绝大部分是法军。6月4日九时四十分德军第18集团军所属的装甲部队冲入敦刻尔克市区,海滩上担负最后的后卫部队的4万法军来不及撤离而全数被俘。当天还有名法军官兵撤离敦刻尔克,满载法军的英军“布卡里”号驱逐舰是最后一艘撤离敦刻尔克的船只,14时2分拉姆齐宣布“发电机行动”结束。撤退从年5月26日开始进行,至同年6月4日结束,共历时9天。此次撤军共有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其中英军21.5万人、法军9万人、比利时军.万人。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同时动用各种舰船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短短10天时间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十三)敦刻尔克大撤退从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4日历时九天,总共有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21.5万人、法军9万人。比利时军.万人。但这些部队撤离时将重装备全部丢弃,带回英国只不过随身的步枪和数百挺机枪而已,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门大炮、门高射炮、门反坦克炮、6.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辆坦克、2.1万挺机枪、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在撤退中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阵亡,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在抗击德军进攻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还有的是在海上随着被德军击沉的船只而葬身大海。英国共动员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有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英国空军为了掩护撤退总共出动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平均每天出动00架次,有力抗击德军空袭。英军损失飞机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击落德机架。一艘名为“兰开斯特里亚号”豪华邮轮被征用为撤退军事运输船,最后被德军炸沉,死亡名英军士兵。这次海难事故比“泰坦尼克号”死亡人数还多,英国政府事后一直封锁信息。如果英国远征军主力无法撤回英国,对于英国而言如此惨重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尽管英军失去大量的装备和军需物资,但保留下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为以后的战争保留一大批具有战斗经验的官兵,这些回到英国的官兵绝大部分都成为日后反攻的骨干力量,敦刻尔克的意义就在于英国保留继续坚持战争的最珍贵的有生力量。正如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十四)敦刻尔克撤退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在下议院发表演讲:“我们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德国人拼命想击沉海面上数千艘满载战士的船只,但他们被击退了,他们遭到了挫败,我们撤出远征军!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著名的国家,即使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纳粹统治的种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被德军的穷追猛攻逼迫逃亡,但这个逃亡为盟军保存日后反攻的主力为将德意日法西斯最后送上断头台奠定了基础。或许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决定刚刚作出的时候会有大量的军人表示不解,甚至反对。
(十五)在他们眼里战斗乃至是死亡才是一名优秀军人的真正归宿,他们没有错,但有的时候退却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为了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此外蒙哥马利在扭转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困局中起到扭转形势的作用,虽然他当时只是是一名不为人知的师长,但历史给他一个宝贵的机会。而他没有因为职位的低下而退却,相反凭借自己的才华抓住这一机会,所以才成就自己并成就历史。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这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则把敦刻尔克撤退列为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战役之首。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写到:“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建起一座纪念碑,以纪念在这场史诗般的大撤退中英勇献身的英法联军阵亡将士,这是后人对于那些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将士的敬意,同时也是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牺牲的将士的敬意。
维希政府
(一)维希法国正式名称为法兰西国,是二战期间在德国攻入法国并迫使法国投降后扶持法国政府要员组建的政府,存在于年7月到年间。因其实际首都在法国南部小城维希,而日后的法国政府又不认可该政府合法性,故称之为维希法国、维希政权或维希政府。维希政府在被德国国防军占领的法国北部领土(即占领区)还保有一些权力,但是它主要统治包括维希在内的非占领区(也就是自由区),约占法国本土领土面积的五分之二。法国战役后法国即将战败时总理保罗·雷诺辞职,一战英雄贝当继任总理,向德国求和。年6月22日德法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年7月法国国会在维希举行富有争议性的投票,授予贝当一切立法、司法、行政及外交权力,选举他为元首。贝当政府改国号,实行法西斯独裁,国会仅成为咨询机构,当时除英国之外的国家都承认维希政府为代表法国的政府。贝当与德国占领当局合作,以换取轴心国不瓜分法国的承诺。维希当局协助抓捕犹太人和其它“不良分子”,有时其军队也积极地与盟国对抗。最初尽管新政府(即维希政府)支持纳粹主义,但是其仍然赢得很多法国民众的支持,因为他们把支持纳粹主义看作是保持法国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手段。维希法国的合法性与贝当的领导权一直受到流亡的戴高乐将军的挑战,他宣称自己是法国合法政府的代表,民意逐渐地转向反对维希政府和德国占领当局,抵抗运动也在蓬勃发展。在年6月盟国攻入法国后戴高乐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是指自年至年管理法国(国号为法兰西共和国)的临时政府。年6月2日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宣布成立临时政府,在年夏法国光复后这个政府接管法国并由戴高乐统领。临时政府由共产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及戴高乐主义者组成,均曾参与对抗德国的侵略。临时政府将许多在维希时期所制定的法律变成无效,并宣布维希政权为不合法。年1月20日由于与共产党人不合,戴高乐辞去总统一职。
(二)维希政权在法国向德国投降后于年6月22日成立,因其行政中心在维希而得名。其法定首都仍为巴黎,贝当一直试图在时机适宜的时候回迁。战协定签订以后德国占领者凭借刺刀维持占领区的法西斯统治建立“封锁区”,各区之间的往来受到严格管理,与非占领区的往来受严密限制,甚至连维希部长的往来也得有德军当局的“通行证”。占领当局解散一切政党、工会。7月4日命令禁止聚集街头、印刷和散发传单、组织公共集会和一切示威,禁止收听外国广播,对共产党人实行死刑。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大批犹太人被关押在德国集中营。年实行人质制度,凡杀死一个德国兵要用50至00个法国居民抵偿。“自由区”名义上由贝当统治,实际上却受到纳粹德国的控制。法国投降后年6月28日贝当政府由波尔多迁到克勒蒙菲朗。然而这个城市缺乏供政府各部使用的房屋,于是年7月1日又迁到温泉疗养胜地维希。维希成为“自由区”的实际首都,史称“维希政府”。贝当一伙十分厌恶议会民主制,认为议会应对这场失败的“大灾难”负责,有的人甚至说战败比胜利更为有利,因为战败摧毁一个“不光彩的议会制度”年7月10日在赖伐尔的建议下举行参众两院的联席会议,以票对80票的绝对多数,通过制宪法令,赋予贝当以全权起草新宪法。从7月11日起贝当连续颁布三个制宪法令,第一项法令宣布贝当为“法兰西国家”元首,第二项法令规定在新议会组成之前贝当拥有立法权,拥有任命一切军政职位的大权和国家元首的全部权力,第三项法令规定原来的参、众两院一律休会听候进一步的通知。两天之内共和国总统、总理被废除,国会的活动被停止,一切行政、立法、司法大权集国家元首贝当身上,甚至连“共和国”一词也被“法兰西国”所代替,存在70年的第三共和国就此终结。
(三)维希80人是一群在年7月10日投票反对解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并建立专制政体(后被称为维希法国)的法国国会议员,纳粹德国在年5月14日侵入法国,巴黎一个月后沦陷。当时的法国总理保罗·雷诺不愿向德国求和,在失去阁员的支持后辞职,因此总统阿尔贝·勒布伦任命贝当元帅接任总理一职。随后法国在年6月22日向德国求和,根据停战协定法国被分割为两块,北方的领土将被德国占领,至于剩下的部分将被一个定都于维希的由贝当领导的傀儡政府所统治。贝当开始着手修改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宪法修正案最终由年7月10日的参众两院联席会议投票通过,依据宪法修正案一个新的政体维希法国随之建立。这80位对宪法修正案投反对票的众议员和参议员被称为“维希80人”,他们因他们勇敢的决定而成名。此外还有27位众议员和参议员并没有参加这次投票,他们在6月21日乘坐马赛号轮船逃离法国本土而被称为“马赛号的缺席者”,他们被维希政府视为叛徒。贝当政府一直依据那场投票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进行统治,而没有制定一部新的宪法,直到战争末期才制定一部宪法草案,但是一直未予生效。在贝当政权被推翻后自由法国认为贝当政府是非法的,并废除后者制定的绝大多数法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崩溃后代之而起的是“元首”贝当的个人专政,贝当是在法国大溃败的形势下登台执政的,而且他又是凡尔登战役的胜利者在法国有很大威望,因此贝当的个人专政是维希政府的重要支柱。当时维希政府的一切文件都是以君主政体的格式开始的:“本人菲利普·贝当以法国元帅和法兰西国家元首名义宣布。”这句话明显地表明贝当政权的个人性质。他为加强个人权力,实行效忠宣誓制,从年1月至10月一切军政大小官员都分批实行宣誓效忠贝当。
(四)根据年7月12日颁布的第四号制宪法令赖伐尔成为贝当的第一继承人,维希政权于年10月11日发出建立“新秩序”的文告,打着“民族革命”的旗号宣称他们的目的就是“保卫劳动、家庭和祖国”,以此代替自由、平等和博爱。“民族革命”的主要内容是:解散一些企业家的组织,在所谓“反资本主义”基础上成立管理经济的各种委员会;提出“反托拉斯的斗争”、“消灭阶级斗争”、“回到农业去”等蛊惑人心的口号;进行道德和精神上的革新,号召人们回到敬重上帝、祖国和家庭的观念上去。所谓“民族革命”不过是欺骗舆论、掩盖维希制度反动实质的骗局。实际上维希政府反映法国财政寡头和反动军人集团的利益,尤其反映与希特勒德国有密切联系的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许多大垄断资本家直接参加贝当政府当了部长,如印度支那银行总裁蓬杜埃为外交部长,冶金工业巨头皮舍为工业部长,公共运输公司经理布第埃为财政部长,等等。维希政权受到“法兰西行动”、天主教神职人员等极右派和右派的广泛支持。维希政权的一切政策措施都是为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其反动的独裁统治。政治上消灭一切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停止从国民议会到地方市政局的选举,解散一切政党,对共产党人进行残酷镇压,对犹太人进行疯狂迫害。经济政策上解散企业主联合会,成立各种组织委员会,由大垄断资本家控制工业、商业各组织委员会的领导权。农业上由大农业主领导“农民联合会”,加紧对农民剥削。劳工政策上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制定“劳动宪章”,把资本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统一于“劳资协会”的组织。在文化教育上规定青年有义务在“劳动营”劳动,进行法西斯教育,并为德国提供劳动力。教会又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成了维希政权的重要支柱之一。
(五)年7月1日开始的停战磋商中法国以维持治安为理由向德国要求配置0架作战飞机和万名空军人员,但是德国方面只允诺法国民航的继续存在,并不同意法国空军的重建。德国向法国提出开放法国在卡萨布兰卡附近的机场供德国空军使用,以此为交换条件允许法国空军的重建,对于法国来说若真的踏出这一步协助德国的话法国将无法回头。对此法国政府也是有所顾忌的,为了不被卷入德国的战争一度试图努力地拒绝德国的建议,但是迫于德国的压力于8月5日接受德国的条件。法国各空军作战部队立刻被配备到对付英国的各条战线上,能够自由自在不受德国干涉地在北非展开军事行动,对法国来说也许是挣回面子的好事。法国海军为保住实力所以追随维希政府撤到法国南部港口,由于德国忌惮法国海军而生怕法国海军投降英国,所以没有过分为难法国海军,让其帮助维希法国维持在海外的庞大殖民地。英国人对实力强劲的法国海军非常忌惮,害怕德国获得法国海军力量,如果德国获得法国海军的话对于英国人而言后果不堪设想,德国人登陆英国本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英国人文的不行干脆来武的,很快制定夺取和控制法国海军主力的“弩炮计划”。英国人向法国人发动进攻,但却遭到法国海军的激烈反抗,双方在北非海岸的奥兰和米尔斯克比尔军港等地展开激战。一场大战打下来虽然法国海军遭到重创,但英国人也同样伤亡惨重,双方谁都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只有西印度群岛和停泊在英国港口的部分船只解除武装,和英国达成协议投靠自由法国,而法国本土海军仍然负隅顽抗,丝毫不给英国人机会。自由法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夏尔·戴高乐领导的法国反纳粹德国侵略的法国抵抗组织(法国抵抗运动),年6月法国沦亡后戴高乐在伦敦发表《告法国人民书》,呼吁人民继续抗战,标志自由法国运动开始。年9月成立最高领导机构自由法国民族委员会(简称“自由法国”),年6月改组为战斗法国委员会(简称“战斗法国”)。年6月联合其他抵抗组织成立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次年法国光复后成为法国临时政府。
(六)年5月德国绕过法国的马奇诺防线攻入法国,马奇诺防线是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在任期间修筑的一条法国东部边境的防御阵地体系。防线内堡垒林立,地下筑有坚固工事,还有地下铁道、隧道公路和各种生活设施。马奇诺防线被法国人视为安全的保证,是“万无一失”的坚固屏障。在大战爆发前希特勒的军事扩张因为英法政府的一再妥协越加野心膨胀,希特勒攻占波兰后又占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因低地国家拒绝英法盟军提前入境部署防线而又接投降,加之英法高层对德军主攻计划的错误判断,德军顺利地绕过“马奇诺防线”攻入法国。敦刻尔克撤退后紧急重组的魏刚防线经苦战后被德军迂回突破,法军逐步崩溃,法国首都巴黎危在旦夕。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并入侵到法国境内的其他城市。年6月22日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新内阁,在停战协议上签字。6月本是法国最迷人的月份,这时的法国却陷入一片恐慌中。法国被卖国政府奉送给希特勒,但法兰西独立自由的精神并没有终结,具有斗争传统的法国人民是不会甘心屈服的。在法国军队中有一个坚决主张抵抗德国侵略的人,他就是夏尔·戴高乐。戴高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是个中尉,在凡尔登战役中身负重伤被俘,战后才回到法国。第二次大战爆发后他提出针对德国闪电战战术建设机械化部队的建议,但没有受到重视。在法国沦陷时戴高乐坚决要求抵抗德国侵略者,但在当时的法国政府中他孤立无援。6月17日清晨戴高乐将军在机场送别英国斯皮尔斯将军,当两位朋友握手告别后飞机即将缓缓起飞时戴高乐将军突然敏捷地一跳,跃上飞机舷梯,钻进飞机的机舱,并“砰”地一声关上机门。飞机飞上了蓝天腾空而去,机场上的人大为吃惊,但已无可奈何。
(七)戴高乐将军当时是法国国防部和陆军次长,竭力反对贝当政府的卖国行径,失败后他决定逃离法国,到国外重新组织力量继续抗击德国侵略者。逃离法国的第二天在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支持下,6月18日下午戴高乐将军在英国广播电台发表《告法国人民书》,他向法国人民和全世界庄严宣布:“法国的事业没有失败!法国不是孤独战斗!不是没有援助!无论发生任何事,法兰西的抵抗火焰不能熄灭,也决不会熄灭!”戴高乐将军要求希望自由的法国官兵们和他联系,戴高乐将军的宣言激励三千万法国人民的心灵,他们在失败的痛苦中重新昂起头来。巴黎的学生在凯旋门集会,表示他们对戴高乐的热烈拥护。法国的贝当政府对戴高乐将军非常憎恨,他们在法国军事法庭对戴高乐将军进行缺席审判,徒刑从4年直至死刑。戴高乐将军高扬“自由法国”的旗帜,以顽强的毅力开始拯救法国的斗争。6月29日有多名步、炮兵向戴高乐将军报到,从敦刻尔克撤退的多人投入自由法国”的运动,到月底时海军中将米塞利埃也来到伦敦支持戴高乐将军。到7月底时有7多人志愿拿起武器为“自由法国”而战,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从法国绕道西班牙逃到英国,有的从北非经直布罗陀海峡投奔而来。“自由法国”总部设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大厦里,戴高乐将军筹建了法国民族委员会和武装力量在简陋的办公室里他接待从各地来的关心“自由法国”的人们。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节,清晨,戴高乐将军检阅首批“自由法国”的战士。
(八)一周以后首批“自由法国”飞行员参加对德国鲁尔区的轰炸,戴高乐将军组织这次行动并发表有关这次轰炸取得胜利的消息。年8月戴高乐将军率领一支英法联合舰队向德国进攻但不幸失败,但戴高乐将军并不屈服,他以顽强的精神继续战斗。之后戴高乐将军又在非洲建立一个可靠的作战基地和精干的行政机构,并出版“自由法国”的报纸。年5月共产党等16个政党团体在法国国内共同组建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戴高乐派往国内的代表让·穆旦担任第一届主席。到年月法国国内各抵抗组织的武装力量(50万人)联合为统一的内地军,戴高乐将军的将士们和德军进行着英勇的战斗。年6月苏联红军解放波兰,盟军从诺曼底登陆后向法国挺进。8月20日戴高乐将军率领“自由法国”的部队随同盟军向巴黎挺进,26日当戴高乐来到凯旋门时他的军队受到法国人民热烈的欢迎,星形广场和爱丽舍田园大街(即香榭丽舍大街)人山人海,他不时举起手臂向含泪欢呼的巴黎人民致意。自由法国军队中的蒂埃里·德·阿根利厄上尉认为洛林十字作为自由法国标志最合适不过,既能回忆圣女贞德,又能对纳粹展现其自身不懈的斗志。
(九)自由法国从英国皇家海军得到的原法国军舰——孤拔级的巴黎号战列舰,当时英国也受到纳粹德国的威胁,于是承认戴高乐建立的自由法国与纳粹德国和维希法国抗衡,但只是一个流亡政府。而全球除了英国以外的国家都只承认维希法国为正式的法国政府,但自由法国政府获得当时法属非洲地区的承认。戴高乐将军和千百万法国人民一起奋起战斗,武装起义解放巴黎。年5月德国投降,戴高乐以法国临时政府最高统帅的名义和盟军一起接受德国投降。截至年5月8日自由法国军队的规模已经十分壮大,拥有: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三军团、大西洋陆军分队、阿尔卑斯山陆军分队、法国第一师、摩洛哥第2步兵师、阿尔及利亚第步兵师、摩洛哥第4山地师、殖民地第9步兵师、阿尔卑斯山第27步兵师、第1装甲师、第2装甲师、第装甲师、第5装甲师、第1步兵师、第10步兵师、14个步兵师、第19步兵师、第2步兵师、第25步兵师、第6步兵师、远东殖民地第一师、远东殖民地第二师、自由法国SAS第营、自由法国SAS第四营。戴高乐以他顽强的毅力和爱国精神,为拯救和维护法国的民族独立做出不可磨灭的功勋,是法国人民热爱的一位英雄和领袖。年英军试图在北非登陆,遭到当地的法国舰队攻击,双方均伤亡惨重。这时掌握维希法国军事统治权的投机分子达尔朗决定和盟军和解,趁机捞足政治资本,他命令北非法军停止抵抗,并命令法国本土的法国舰队前往北非接受英国人的收编。但法国本土舰队对英国非常怨恨,不愿意投靠英国人,也不愿意让德国得到法国海军。所以法国本土舰队拒绝达尔朗的命令,土伦港内的上百条战舰悲壮自沉,世界第四的海军就这样烟消云散。
(十)年4月由于贝当在镇压抵抗运动上与德国貌合神离,在希特勒的支持下卖国贼赖伐尔出任维希政府总理,贝当成了徒有虚名的国家元首。赖伐尔掌权后维安团加紧向准军事组织的变革,年1月5日维安团改名为“法兰西民兵”,由达纳德掌握实际领导权。加入法兰西民兵的人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法国出生;非犹太籍人;没参加其他秘密组织;自愿加入原则。民兵组织采取两种组织方式,一种是常备军,这些人全职参与军事行动,成员的年龄在18~45之间;一种是后备军,他们不是全职的,但有义务在紧急情况下入队。在其鼎盛时期的年7月份法兰西民兵有8常备军、2.2万后备军,法兰西民兵下设一个情报部,一个保护高级要员的安保中心。法兰西民兵还建一所学校,专门负责培养政治和军事人才。在民兵组织里混杂着理想主义者、机会主义者、冒险分子和罪犯,他们大多数对空洞的政治理想不感兴趣,他们能够肯定的是加入这个组织则可以获得一份收入稳定的职业以及一点配给的食物。战后法国的历史学家莫尼克·卢拉德对一部分幸存下来的民兵组织人员进行过统计,在名人员当中70%的人出身工厂工人和雇员,17%的人是无业游民,6%的人是工匠、农民,还有其他一些社会各类人员。理想主义通俗点讲是基于信仰的一种追求,理想主义一定是以精神层面为核心的,但它并不排斥物质。理想主义跟信仰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才会形成,有信仰、有追求的人一般称之为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亦称“规范主义”或“思潮主义”,源于18世纪的启蒙主义和19世纪的理性主义。提倡在国家交往中遵循道德标准,加强国际规范,建立“超国家”组织,通过建立世界政府、世界组织来约束各国主权以实现世界秩序的稳定,理想主义色彩浓重。机会主义也称投机主义,意为应付或妥协,最早用来形容19世纪法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些没有固定政治见解、随机应变的政党和政客,后指工人运动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出现的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思潮、路线,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
(十一)与两种阵营的暗战相比双方的在军事上更是发生大规模冲突,阿尔卑斯山的格里耶高地成了两种势力对垒极为尖锐的地区。格里耶的地形便于开展游击行动,这里有一大块平地,可以在未来为盟军伞降提供便利。格里耶高地活跃着名游击队战士,他们受SOE(二战期间英国间谍机构特别行动处)领导,武器装备精良,但主要是轻武器。年初,1名维希政府的警察被游击队抓住后处决,他们的尸体后来被找到,这件事情触发维希政权的怒火。为了复仇的法兰西民兵进攻格里耶高地,但很快受挫,他们便请来德国正规军。年月名法兰西民兵外加德国国防军预备师三个营、德国警察两个营(共4人)展开对格里耶的大扫荡,游击队的轻武器在强大的正规军面前不堪一击,结果名游击队员牺牲,数百名遭到逮捕,整个游击队活动区被荡平。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维科尔,维尔科尔是阿尔卑斯山旁的一个三角形地带,此地丘峦起伏、树木葱茏。年开始这里成为法国抵抗运动的一个根据地,年这里活跃着人的游击队伍,随着诺曼底登陆计划的展开有4志愿者加入游击队。年7月日游击队宣告成立维科尔共和国,14日游击队得到盟军空降伞兵的大量物资支持。但同时德军和法兰西民兵展开联合清剿。经过天抵抗游击队下达撤退的命令,许多抵抗者试图藏身到浓密的森林里,但德国人展开大规模报复行动,名抵抗运动者被杀死。正因为法国内部的两股势力战争不断,法国历史学家后来干脆把这段时期称为“法国内战”时期。
(十二)同德国占领者的合作是维希政府的基本政策,年10月24日贝当和希特勒在卢瓦河畔蒙都瓦会谈,确定法德的“合作政策”。会谈在赖伐尔、里宾特洛甫陪同下进行,双方起草一份议定书,一致承认迅速击败英国是符合法国和轴心国的共同利益。希特勒向贝当提出如法国参加对英战争就可以在北非维持超出停战协定规定的军队,保证法国拥有它在大战开始时同等的殖民地。贝当答应在经济上同德合作,并同意讨论反英的联合军事行动。12月10日在贝当的指示下由赖伐尔签订进攻西非的英国殖民地与拒绝承认维希政权的法殖民地计划,由赖伐尔和德军最高司令部共同执行,这一计划遭到一部分同殖民地、英美利益有密切关系的大资本家的反对。贝当于12月1日把赖伐尔免职,年2月由海军上将达尔朗代替。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维希政府断绝同苏联的外交关系,批准建立“反布尔什维克军团”,实行“强迫劳动”制为德国提供劳动力,进一步加强同德国占领者的合作。年4月在德国的建议下赖伐尔重新执政,成为维希政权内外政策的领导者。6月22日赖伐尔发表臭名昭著的声明,他说:“我衷心祝愿德军胜利,因为如果没有这个胜利在此后布尔什维克主义就会到处泛滥。”维希政府的“合作”政策充分证明它不过是希特勒的傀儡,明显暴露出它反共、反人民的法西斯本质。
(十三)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宣告维希政权和法兰西民兵的末日到来,8月末法国很多地方已经解放,曾经遭到德国铁蹄蹂躏的法国人在屈辱、害怕中迎来复仇的时刻,他们疯狂搜寻法兰西民兵和各式卖国贼。法兰西民兵和形形色色的法奸们不得不逃亡德国,许多人在路上遭到抵抗组织的猎杀。在法国东南部的上萨瓦省的大波尔南市中一批企图越境逃亡的法兰西民兵成了瓮中之鳖,96名士兵被送上军事法庭,其中76人被宣判死刑。在这些被处决的人中有两人才刚刚年满17岁。那些逃往德国的“幸存者”们日子并不好过,纳粹政府将这些曾经的盟友组成流亡政府,驻地设在辛马廷根城堡。来自于各个利益集团的法国卖国者们在新政府里为了下一步如何行动整天吵吵嚷嚷,而对于那些身强力壮的法兰西民兵来说他们将要充当炮灰,成为第三帝国最后的殉葬品。德国将这些法国来的残兵败将合并到党卫军第“查理曼大帝”武装掷弹兵师,2名法兰西民兵加入其中,70名不愿意加入党卫军的人立即被投入集中营,年这支人组成的“查理曼大帝”武装掷弹兵师在苏联工农红军的优势火力打击下死伤惨重。达纳德逃亡德国后又率领名法兰西民兵跑到意大利,在战斗中达纳德被俘,年6月他被押解到法国,10月被执行死刑。同月赖伐尔也被处以死刑,而那个在里昂残杀了7名犹太人的法兰西民兵里昂分部头子鲍尔·杜维耶在年9月里昂解放时不知所终,两年后杜维耶在里昂以叛国罪被缺席审判死刑。数年后他被人检举揭发落入法网,9年4月经过法庭的多次庭审,最终杜维耶以“反人类罪”被判处终身监禁。
贝当的一生
(一)亨利·菲利浦·贝当(6年4月24日-年7月22日)是法国陆军元帅、军事家、政治家、维希法国国家元首,是个集民族英雄和叛徒于一身的坎坷人物。贝当于6年4月24日出生于法国北部加莱省的考奇拉退尔小镇,他的父亲是个农民,因母亲早逝而家境贫寒。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促使贝当立志做一个军人,年贝当中学毕业后考入圣西尔军事学校,年毕业后他进入山地步兵团任职,军衔为少尉。年贝当被调回圣西尔军校担任军事教官,因为农民的出身让他在军界没有任何背景,所以升迁很慢。少尉当了5年,中尉当了7年,上尉当了10年,年才升到少校军衔指挥一个营。年在国家射击学校任教官,贝当工作极为勤勉,性格十分耿直。他曾拒绝出任步兵学校的校长,理由是他认为那些资深的军官更合适这个职位。他反感一切阴谋似的活动,和政客的关系也极为恶劣,中尉贝当拘禁过服预备役的法国议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更是公开讽刺过当时的总统。最重要的是当法国陆军的领袖将军们都痴迷地倡导攻势至上主义时贝当却敢于独自反抗这个潮流,贝当的思想要旨是仅当敌方防御已经受到决定性的减弱时才可以发动全面攻势,而这种减弱的工作不能依赖步兵的生命,而必须使用一种高度集中的炮兵火力,这样就又要求炮兵与步兵之间必须有密切配合。这种思想对头脑发热的军人们无异于一帖清凉剂,后来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当时就是贝当学说的信徒,他对贝当佩服的五体投地,所以毕业后就申请加入贝当所指挥的第三十三团。贝当思想的正确性虽然被后来的大战所证实,但却被当时的决策者抛弃。历史没有假设,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贝当的思想当时得以贯彻,那法国的损失将会大大地减少。年8月一战爆发前夕贝当仅为陆军上校,任第三十三团团长,时年58岁。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对刚刚批评法军红裤子的贝当来说不知是否应该算作是幸运的事,如果没有它的贝当将会以一个上校的身份退役成为一个普通的老人,而正因为有它才有年后的不得已。战争爆发后贝当由于其对部队的杰出领导被提升为旅长,军衔是准将。在年9月的马恩河会战中贝当由于指挥得当晋升为少将,任第六师师长,10月25日贝当再次晋升为第三十三军军长。5年5月9日—16日贝当在阿尔萨斯攻势中率部突破德军的坚固防御,6月他受命担任第二集团军指挥官。9月25日-10月6日虽然他的进攻由于德军纵深防御而失败,但其炮火准备使德军吃惊不小。随着德军在凡尔登战役初期进展顺利,奥古斯特·迪巴伊将军要求撤退,在后方休整的贝当所部于6年2月24日被紧急调往凡尔登前线,接手坚守凡尔登要塞的职责。当贝当到任时法军情况已经糟到极点,防线多处被撕裂,一向被认为坚不可摧的堡垒也落入德军之手。更要命的是贝当到任次日就得了肺炎,不得不在病床上指挥接下来的战斗,好在高烧中的贝当还是马上抓住问题关键的炮兵和后勤才使得残酷的战斗能继续下去。他提出著名的防御口号“他们不会通过”。另外为了防止法军士气低落,贝当还说服霞飞采用部队轮换制,所以几乎所有的法国陆军都经历这次残酷的战斗而积累经验。在他严厉的领导下到他5月1日取代卡利将军担任中央集团军司令时凡尔登已经转危为安,而且作为接任他第二集团军指挥权的尼维尔将军的上司,贝当继续对凡尔登战局施加影响。4个月后法军在索姆河发动大举进攻,德军停止对凡尔登的攻击,凡尔登战役胜利结束。贝当作为“凡尔登的胜利者”成为法国的民族英雄而名扬世界,视为“法兰西的救星”。
(三)7年4月盲目的攻击至上主义仍在法国延续,霞飞的继任者尼维勒将军发动的自杀式攻击,被德国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击溃,伤亡12万多人。丧失士气的法军潮水一样的溃退,指挥官的冷酷和士兵惨遭屠杀的消息瞬间传遍全国。5月日法国陆军发生大规模叛乱,陆军部队拒绝开往前线,只有少数的士兵还在前线奋战,这成为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黑暗的时刻。如果鲁登道夫得到这一消息后发动大规模进攻,那战争就将结束,好在被俘的法国士兵都不是叛国者,他们对叛乱的事绝口不提。7年的夏天法国需要的不是勇气和战略造诣而是威望,早在年的马恩河时贝当就已经亲临前线,他总是和匍匐在德军炮火之下的步兵同生共死,而不是像其他指挥官那样远远的站在后面,士兵们知道哪位统帅不会将他们的生命视若草芥。7年5月15日“陆军的医生”贝当接任法军总司令,他一上来就提出“多用钢铁,少流鲜血”的口号,并亲自下到每一个师中走访来缓和士兵的不平心理,改革伙食和休假制度。就像后来二战中蒙哥马利做的那样倾听士兵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困难。他用他的威望迅速地平定这次叛乱,随后又成功地发动多次有限的攻势使法军的士气大振。贝当再次拯救法国。福煦于8年月就任盟军总司令后贝当接替他负责指挥所有的法军军队,在西部前线最后一个月的艰苦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后策划埃纳河-马恩河(7-8月)和亚眠(8-9月)攻势,协助约翰·约瑟夫·潘兴实施圣米耶尔(9月)和默兹-阿尔贡(9-11月)攻势,8年11月19日贝当因为其战时的表现被授予法国元帅军衔。
(四)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当的威望达到顶点,福煦退休后他成为所有军事思想的仲裁人,年贝当被任命为法国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年1月兼任法国陆军总监,其间-年指挥10万法军同西班牙一道镇压摩洛哥里夫族人民起义。-年任防空总监和陆军部长,极力主张修筑马奇诺防线。年2月-11月贝当出任加斯东·杜梅尔格临时政府的陆军部长。随着年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贝当不再隐瞒自己对公民政治的厌恶和对独裁政府的支持。年任法国驻西班牙大使,年奉召回国,先后出任副总理、总理。年法国失败后马奇诺防线的观念倡导者贝当成了罪魁,并被说成思想消极僵化,这是不公正的。当时的法国千疮百孔,其败亡原因不胜枚举,不能全推到贝当一个人身上。况且贝当实际上也并不保守,他平时十分注意学习,他很早就认请新式空中武器的重要性,甚至比戴高乐更有资格被称为法国近代闪电战的先驱。他一直主张建立一个可以统一指挥各兵种的机构,并创建一支进攻型的“威慑”空军。他大力提倡马奇诺防线,但是他并不主张将大部分的陆军关在马奇诺防线中,他经常强调应在距防线相当距离的后方,保持一支强有力的机动兵力以便应付任何德军突破的情况。年5月甘末林手中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兵力,年他在演讲时就阐述过制空权和装甲部队的重要性。年5月德军开始进攻法国,作为永久性防御工事的马奇诺防线不攻自破,先后由莫里斯·居斯塔夫·甘末林和马克西姆·魏刚指挥的法军节节败退,国内政局混乱。保罗·罗诺总理为控制局势,建立最广泛的民族团结,罗致国内的各种力量,贝当也应召回国出任内阁副总理。结果在继续作战还是通过求和结束战争这个问题上法国政府内部分为两派,一派以雷诺总理为首,另一派以贝当元帅为首。年6月贝当宣布法国停火同德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组建与法西斯合作的维希政府并出任总理。当年有人建议他竞选总统时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总统是战败后的元帅来充任的职务。”由此可见他投降时的悲凉心情。
(五)在6月1日至16日为期4天的戏剧性讨论之中贝当公开而毫无保留地出来当主和派的领袖,贝当向内阁宣读一份备忘录,排除在法国本土以外继续战斗的任何想法,而在本土以内他又坚信法国已战败,剩下的只有设法缔结一项体面的和约。贝当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口吻说,法国的复兴不可能通过军事上的胜利来取得,而应是祖国及其子孙承受苦难的结果。停战并不是对战败的惩罚,而是一个新的开端,即保证不朽的法兰西永世长存的一个必要的条件。贝当甚至以辞职相威胁。16日晚在迫不得已情况下雷诺辞去总理职务,阿尔贝·勒布伦总统任命贝当组阁。贝当发表广播演说:“我把本人献给法国,来减轻它的痛苦。”就在16日夜间贝当即请求西班牙政府充当法国与德国谈判的中间人,第二天贝当下令法军停火。这就等于承认放弃战斗,从而使法国在同德国谈判停战与议和条件时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法国政府拒绝或商讨敌方所提条件的任何可能性。年6月21日希特勒亲自来到8年法国人接受德国投降的贡比涅森林接见法国谈判代表团,22日经贝当同意法德停战协定在当年的“停战车厢”里正式签字,法国被迫接受十分苛刻的停战条件。法国分为两部分,包括巴黎在内的/5的国土(主要是北方工业区)归德军占领,占领军的费用由法国负担;南部和西部(主要是农业区)为自由区;法国的空军、陆军裁到10万人;最重要的是贝当政府要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同德国“合作”。
(六)年7月1日贝当政府迁到维希,10日国民议会以票赞成80票反对通过决议,授予贝当制定新宪法的全权。新宪法以“法兰西国家”代替“法兰西共和国”,以“劳动、家庭、祖国”代替自9年继承下来的“自由、平等、博爱”。贝当被授予“国家元首”的称号并兼任总理,拥有召开国民议会、制定行政立法、指挥军队、任命或撤换部长等多种权力,几乎比路易十四的权力还要大。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为往昔的声名所累,一时得到许多法国人的支持。其实在政治经验方面贝当是初出茅庐、很不成熟,贝当不是一个政治家,只得请皮埃尔·赖伐尔作为代理人。从年7月10日至12月1日可称为贝当―赖伐尔时期,年10月24日贝当和希特勒在都兰的蒙都瓦列车车厢里进行会谈。此后贝当声称为了法国的“荣誉和尊严”,法国必须寻求对德合作政策。从此“合作”两字就像标签一样烙在贝当的身上。贝当因碍于体面和德国人的合作多少有些羞羞答答,不时使出他惯用的两面手法。当他和赖伐尔赤裸裸的亲德卖国行为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时,年12月1日贝当下令拘留他的“皇太子”(制宪法令规定在贝当元帅去世后由赖伐尔继任),并且派一支可靠的队伍把赖伐尔护送到他的私人住所里去,对于这个相当令人吃惊事件时德国当局并不知道。于是从年12月1日至年4月18日开始维希政权的第二时期,称为贝当―达尔朗时期,原海军总司令达尔朗海军上将变成维希政权的第二首要人物。贝当合作主义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战争的进展和德国的胜利,或者相反地同德国失败的最初迹象密切相关的。
(七)贝当企图在外交上采取中立和拖延政策并曾与佛朗哥会晤,劝他拒绝德军经西班牙开往北非。但赖伐尔在德国人的支持下于年4月19日重新执政,开始维希政权的第三时期。这时又颁布新的制宪法令:“法国对内和对外政策的实际领导权全部授予政府首脑(即赖伐尔),政府首脑由国家元首任命,并直接对国家元首负责。”实际上把贝当变成壁炉台上的一件小摆设。年11月8日美军在北非登陆,贝当命令在阿尔及利亚的达尔朗与盟军配合作战,同时又发布电文抗议盟军登陆。法国人在阿尔及尔的抵抗是象征性的,事实上已经向盟军打开北非大门。德国人因此认为停战条款已经不起作用,因此于11月11日出兵占领法国南部地区,维希也变成德国人公开当家做主的地方。尽管如此但贝当的投降主义和合作主义对法国丧失民族主权独立,蒙受德国侵略者的欺凌和蹂躏,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贝当政治上的软弱无能使他不能阻止赖伐尔之流彻底的卖国行为,有意无意地扮演着“合作”的主角,贝当镇压统治区内的任何反德活动。贝当提供原料、商品支付德国的占领费用从亿到5亿,年7月又增加到7亿。贝当在广播中号召为德国招收劳工,设立强制劳动局。在德国出兵占领法国南方时许多法国人希望贝当离开维希,但是他没有离开,仍然留在那里。仍然忠于一个过于简单的政策概念,在祖国受难的时候不应该抛弃本国的土地和自己同胞,这是贝当个人的悲剧。贝当在完全成为傀儡后仍然执迷不悟,年12月18日贝当还写信给希特勒表示:“今后占领当局有权改变法国的一切法律。”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时贝当还在广播中号召法国人民遵守秩序与纪律,服从德军在作战地区的任何指示。
(八)8月戴高乐解放巴黎,贝当才悄悄烧毁自己的私人文件,派特使前往联络准备和平移交权力,但遭到戴高乐的拒绝。8月20日贝当和他周围的人被德国人从维希带到洛克马林根的霍恩佐伦的一座古老的城堡里,他的政治生涯就这样奇特地结束。盟军攻入德国本土后又将他们转移到瑞士的一个小城镇,德国投降前夕穷途末路的贝当向法国临时政府自首。年7月2日法国最高法院开庭审判贝当,起诉书列出贝当的5条罪状:同德国签署停战协定,违背法英同盟条约;配合德国,对英国和其他盟国采取敌对行为;同赖法尔一起动员全国工业部门支持纳粹德国进行侵略战争,并向德国输出大批法国劳工;建立独裁政权;私自允许德国控制本国领土。89岁高龄的贝当在长达20多天的审判中一言不发,他的辩护律师则十分活跃,说贝当这些行为是无奈之举,也没有完全与德国合作等等。辩护律师还威胁法庭说如果贝当被处死,国家将会面临分裂的危险,法国人民也会感到痛心。旁听的人们受到辩护律师的蛊惑,不停地为律师的辩护词喝彩,以至于法官气愤地大叫:“这个厅里怎么全是德国人?”年8月14日判决出来了,贝当因犯通敌罪被判死刑,没收一切财产并且宣布他是“民族的败类”。此外法庭还认定他犯有“误人罪”,许多正派的公民因为他过去是英雄而信任他,结果被引入歧途。这时他当年一手提拔的戴高乐签署特赦令,改判终身监禁,就像年前贝当也在维希政府对戴高乐进行缺席审判的死刑判决书上签署“不要执行”一样。随后贝当被囚禁于戴尔岛的一座要塞,但是他在这里健康恶化得很厉害。年6月他被转往大西洋比斯开湾的耶岛监狱,7月22日贝当死于该监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