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是一种艺术,一种快乐的享受,我宁愿输掉比赛也不愿意让我的球员们去犯规、去踢对手、去取得非法进球。”——特莱-桑塔纳
“我宁愿踢得好看而失败,也不愿踢得难看而胜利”——克鲁伊夫
“足球分为两种,最艺术、最精致的足球属于左派,慷慨、开放,让观众享受。至于右派完全是另一种足球,观赏性对他们一点不重要,他们只在意结果。”——梅诺蒂
(一)
世界杯上,巴西人因第三次夺冠得以永久保留雷米特杯,功成名遂的贝利等人随后陆续退出国家队,到了世界杯时,在墨西哥夺冠的主力阵容中仅有3人随队出征,最终他们在西德拿到了第四名。名次的下滑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巴西人在这届世界杯上共5次遭遇欧洲球队,只1球小胜东德,其他四场则是负荷兰、波兰,平南斯拉夫、苏格兰,完全落了下风。
世界杯上欧洲人包揽前三,最终夺冠的西德队以严明的纪律、充沛的体能以及顽强的斗志著称,这都让巴西足协认定桑巴足球已经落伍,必须和欧洲人拼体能、拼奔跑,于是他们在世界杯之前任命了克劳迪奥-库迪诺为球队主帅。库迪诺是军人出身,从未踢过职业足球,退伍后曾在世界杯上担任过巴西队的体能教练。他上任后重用工兵,才华横溢的苏格拉底、法尔考等人无缘入队,就连刚刚拿到南美足球先生的济科也只能担任替补,因此这支国家队一度被球迷嘲讽为巴西田径队。
世界杯上巴西队获得季军,他们全部比赛保持不败,只因东道主阿根廷与秘鲁打出了一场6-0才令桑巴军团无缘进入决赛,这也让巴西国内舆论暂时放过了对库迪诺的清算。然而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由于在美洲杯的半决赛上被巴拉圭淘汰,库迪诺不得不交出国家队教鞭,让位于巴西艺术足球的代表人物特莱-桑塔纳。
美洲杯上,两位球王接班人初次交手
巴西足协之所以有这种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一方面是顺应民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南美艺术足球的另一个代表人物“瘦子”梅诺蒂带领阿根廷在世界杯上夺冠,足球大势的风水又开始反转。
(二)
桑塔纳上任后迎来的第一次考试是年的世界杯金杯赛(国际足联为了庆祝世界杯创建50周年而特意举办的赛事,参赛者必须拿过世界杯),巴西队最终杀入了决赛,1-2负于东道主乌拉圭屈居亚军。
尽管没能夺冠,但桑塔纳的执教赢得了肯定,特别是他们在小组赛里4-1大胜新鲜出炉的欧洲杯冠军西德队,更是展示了传统桑巴足球的魅力,消解了从年开始的对欧洲足球的畏惧。此外,金杯赛上南美各队对欧洲各队实现了全胜,更是让古典足球的支持者扬眉吐气,鼓吹欧化者则一片默然。
与此同时,另一个赛事也在不断给南美足球长脸,那就是丰田杯(包括其前身洲际杯),在这项南美俱乐部与欧洲俱乐部之间最高水平的对决中,欧洲人从年之后就再没赢过,后来到了年才由尤文图斯凭借互射点球艰难打破南美人长达十年的垄断。
桑塔纳获得各界支持,重拾信心的巴西队也越踢越顺,他们在世界杯的南美区预选赛上以全胜战绩轻松出线。随后,巴西队前往欧洲热身,上门挑战西德、英格兰、西班牙、法国几大劲旅保持全胜,震惊了足坛。很多业内人士将这支球队与贝利时代三夺世界杯时的巴西队相比较,普遍认为桑塔纳的弟子们强于和两届,与届有一拼。
桑巴军团的头号球星济科此时状态正佳,他在年的丰田杯上带领弗拉门戈3-0轻取利物浦,其出神入化的组织能力令人拍手叫绝。此外,库迪诺时期不受重用的苏格拉底、法尔考等技术流高手也成为了球队的重要棋子,巴西的中场堪称梦幻。
西班牙世界杯开幕前,博彩公司开出的巴西队夺冠赔率始终位于1赔2到1赔2.5这个区间,热得烫手。
(三)
世界杯开战后,巴西队兵不血刃拿到小组第一,他们三战全胜打入10球,进球方式包括了连续多脚不停球团队配合、暴力远射、勺子吊射、凌空抽射、直接任意球、倒钩、头球等等……嗯,他们不是来踢球的,是来给其他23支参赛队上技术示范课的。
对了,从本届世界杯开始有24支球队参赛,导致的结果就是小组赛后有12队出线,于是只能再分4个小组打复赛,复赛每组3个队单循环,各组第一进入半决赛。
复赛中巴西与意大利、阿根廷同组,当时拿过世界杯的只有六支球队,其中乌拉圭还在预选赛被淘汰,结果五个冠军得主里面的三个在本组狭路相逢,可谓史上成色最高的死亡之组。形成这种分组的主要原因是意、阿两强小组赛表现不佳只拿到第二,其中意大利一场没赢,凭借多1个进球数挤掉同积分、同净胜球的喀麦隆惊险出线,而阿根廷则是输给了比利时无缘小组榜首。
毫无疑问,本组的最大出线热门是巴西,其次是阿根廷,毕竟探戈军团在小组赛赢了两场球,马拉多纳也有2球进账,至于意大利则是无人看好。
济科倒钩打入新西兰的进球
蓝衣军团的主帅是“烟斗教练”贝阿尔佐特,球队的后防被他打造得固如金汤,进攻则全靠嗅觉灵敏的罗西抓机会。由于79-80赛季的意甲比赛里罗西涉嫌参与假球,事发后被禁赛两年,结果世界杯的欧洲区预选赛上他们就被南斯拉夫抢走了小组头名,幸亏从这届开始世界杯扩军了,欧洲区的小组第二也能出线,蓝衣军团这才幸运地拿到进军西班牙的门票。
世界杯开赛之前,意大利终于迎来了罗西的复出,但是长达两年的球监让他根本找不到比赛节奏,小组赛尽管场场首发但始终表现低迷。
(四)
复赛开打,首战意大利2-1力克阿根廷,罗西仍然没有进球,破门的是左后卫卡布里尼以及中场塔尔德利,但这场比赛真正让人记住的是另一个名字:詹蒂莱,他成功盯死了马拉多纳,令未来的球王全场无所作为(阿根廷打入的1球来自帕萨雷拉)。
马拉多纳后来接受采访时把詹蒂莱叫作“屠夫”,意大利国家队的队友们则婉转一点,称詹蒂莱为“卡扎菲”。对于马拉多纳的指责,詹蒂莱的回应是“作为球员的马拉多纳很牛,作为男人的马拉多纳很怂”。
这支意大利队采用的是亚平宁独有的ZonaMista打法,也被称为“三个半后卫”,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在与之间不断转换的阵型,四个后卫中只有一个边后卫(通常是左后卫)负责助攻,剩下三人里面有一个清道夫,其他两个负责盯人,而这两个盯人后卫当中的一个站在中卫的位置上,另一个则是开场时站在右后卫的位置上来保持队形,但是比赛中他们的防守区域都不固定,要随时根据对手的跑位来移动。
老马尔蒂尼当时是贝阿尔佐特的助教,因此他作为主帅带意大利队征战世界杯时就复古了ZonaMista战术,只不过由于盯人打法已经消失,因此年时不助攻的三后卫不分清道夫和盯人,只按区域站位。
了解了ZonaMista战术就能理解为何以前的意大利盛产伟大左后卫,这种战术的起源是因为大国际时期的左后卫法切蒂能力超强包办左路一条龙,之后意大利人就开始刻意地将攻守兼备的全才型边后卫放在左路,右后卫则是用盯人中卫来打,并且承担的是兑子功能。
世界杯上,詹蒂莱就是踢这个伪右真盯的位置,他是个犯规大户,却总能狡猾地找到判罚尺度的缓冲地带,令裁判只吹哨不掏牌,最起码是少出牌,再加上那时候对进攻球员保护不力,因此詹蒂莱职业生涯里几乎没被罚下过。
桑塔纳、贝阿尔佐特、梅诺蒂三大名帅聚首在同一个小组
意阿比赛之后,阿根廷的舆论指责意大利粗野,意大利人则认为自己没错,双方打开了嘴仗,不过在吃瓜群众眼里:“两个背景板有什么可吵的,还不都是巴西的垫脚石?”
(五)
第2轮巴西迎战阿根廷,赛前有媒体采访桑塔纳,问他准备安排哪个球员担任詹蒂莱的角色,桑塔纳嗤之以鼻:别忘了我们是巴西队,一个马拉多纳还用盯么?
马拉多纳第一次代表阿根廷成年国家队参加大赛是年的美洲杯,他们与巴西同组,当时还是主客场制,巴西主场胜客场平占据上风并且杀入半决赛,阿根廷则遭到淘汰;之后在年的世界杯金杯赛上两队再次同组并打成平局,巴西凭借净胜球优势力压阿根廷进入决赛。
所以说,巴西人面对马拉多纳领衔的探戈军团从来都是自信满满,况且桑塔纳的足球哲学也不允许他采取意大利的踢法,他希望对手能踢得很牛,然后我的队比你踢得更牛,这才是真牛。
当时巴西队内有五名playmaker型的中场球员(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塞雷佐、儒尼奥尔),桑塔纳将他们全部安排为主力,四个踢中场,一个踢边后卫,桑巴军团就是要凭本方的疯狂攻击力去碾压对手,而不是死缠烂打对方的危险人物。
与阿根廷的比赛也证明了这一点,上半场济科首开纪录,下半场他又用两次手术刀般的直塞撕破了对手的防线,巴西队最终3-1获得胜利。
就在场上比分是3-0的时候,阿根廷球员开始失控,先是帕萨雷拉踢伤了济科,接着马拉多纳一脚蹬向替补济科出场的巴蒂斯塔的小腹,被红牌罚下。事后马拉多纳承认,他其实是想踢法尔考,结果认错了人。
至于为何要踢法尔考,马拉多纳说是看他在场上踢得太潇洒,因此自己心里有火。其实根子还是济科的出彩,当时全世界都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