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商务部日前发布公告称,将从本月29日起,对原产于欧盟和英国的进口碳钢紧固件,继续征收税率为6.1%到26%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五年。
公告指出,经过商务部复审以及裁定,如果终止该项措施,那么上述商品的倾销行为可能会继续发生,所以为维护本土产业的利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进行惩处。
事实上,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一直都存在,而面对外企的违法行径,我们出手时也向来不会手软,该重拳出击时一定打到对方痛处。当然了,反制英欧等外国公司只是手段不是结果,要想根本上解决问题,国产碳钢紧固件的质量得跟得上才行。
另外,眼下正值中欧关系的敏感期,前不久还有欧盟官员叫嚣,要重新审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但双方关系变差的责任不在我们身上,是欧盟一意孤行,跟随美国的脚步,妄图打着人权旗号干涉中国内政。
早在之前,我们就曾有过回应,必将对此类行为作出坚决反制,那么商务部的上述做法,其实也可看作中国此刻对欧盟的表态。
不过,欧盟内部并非没有理智人士,比如比利时首相施罗德就主动站了出来,呼吁西方国家不要对华实施围堵。他在出席一场座谈会时表示,西方不应该简单的将中国与俄罗斯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因为两国存在根本性不同,完全不在一个维度。
德克罗强调,与中国“脱钩”所带来的损失,要比与俄罗斯“脱钩”严重得多,因此欧盟眼下最应该做的,就是延续过去的对华政策,即既是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合作伙伴,不要一边倒。
其实回顾一下中国与比利时建交之后的经贸往来,就可以理解德克罗为何如此迫切地呼吁,欧盟要构建正确的对华政策了。如今中国已经是比利时在欧盟组织之外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在最高峰时突破亿美元,即便后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中比经贸水平也始终维持在高位。
而眼下整个欧洲都面临通货膨胀的冲击,这对身处经济衰退边缘的比利时而言,能够与中国正常的做生意无疑是头等大事。
但遗憾的是,欧盟作为一个国家联盟,并不是每一位成员都能像比利时一样冷静思考。以中欧投资协定为例,这份耗时多年的协定,在历经艰难的谈判之后,终于在年年底正式敲定。
随后进入各国议会审议阶段,只要27个成员国一致批准就能够生效,届时中欧经济往来将翻开新的一页。可欧盟的部分成员国,偏偏将这份投资协定视为欧洲对中国的“施舍”和“恩赐”,不断要求我们做出更多的优惠让利,甚至还以拒绝签署为手段,粗暴干涉中国的内政。
以至于这事在只差临门一脚时又被突然搁置,可欧盟既然想成为世界一极,就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摆脱美国束缚,否则就永远只能是华盛顿的跟班。
最重要的是,“在经济上孤立中国”这种愚蠢的策略在过去4年时间里,已经被美国反复证明完全是错误的,不仅不能让自己获得多少好处,更不可能逼迫我们妥协退让。
时至今日,如果其依然打算重走美国的老路,最终也只能得到和美国相同的结果。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构建在“西方中心论”的基础上的,如果欧盟拒绝睁开眼睛看世界,最终被孤立的很可能是他们自己而非中国。
此次欧盟与英国特定产品继续被中国征收反倾销税,就是在向欧洲发出的明确信号,任何试图让中国出让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我们的坚决反制,在事关国家利益的原则问题上,中国寸步不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