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世纪以来,欧洲一直是世界文化与经济的中心,同时,人类历史上几次巨大的浩劫也由这些欧洲人引起。想到欧洲的战争,我们不难想到这四个国家:德、法、英、俄,历史也是毋庸置疑的向我们展示了这四个国家的恩爱情仇。
那么,我们首先就来看看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国家——德国与法国相爱相杀的历史吧!
欧洲地图游牧民族时期,仇恨初结
如果真的要追溯德法两个的恩怨的话,那么这段“孽缘”的梁子其实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结下来了。
早在公元5世纪,欧洲这个巨大的文化摇篮中,没有德国和法国之称,取而代之的是两支雅利安人的分支,两个关系极为亲近的日耳曼民族与高卢民族。那时,地中海沿岸从南自北横跨着一个无比强大而巨型的帝国,他就是征服了1/2个欧洲的古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极盛时期的罗马帝国门下共有42个司省,日耳曼民族和高卢民族都是它北方的蛮夷之一,类似于我国的匈奴、羌族等游牧民族,他们有一个个的部落与集团,这些部落之间相互仇视,然而在面临共同的敌人时也能汇聚起无比强大的隐力。高卢和日耳曼两个部落都发源于塞纳河和莱茵河之间的小块森林中(大概位于今比利时、卢森堡境内)。两个部落关系无比紧密,从雅利安民族出走以来,日耳曼人和高卢人的关系一直是最亲密的。
这样的“蜜月期”持续到凯撒大帝时期。
公元前58年,罗马王权的领导者凯撒大帝,发动“第一次布匿战争”,凯撒大帝领导着一支有60万人的大军,从意大利米兰出发,向高卢人的重镇都灵和马赛发动进攻,高卢人的领导人佩达拉斯向“兄弟民族”的日耳曼人求助,于是,应高卢人邀请,15万日耳曼人和6万附属民族挺进高卢境内,阻击罗马大军。公元前52年,南高卢地区背弃民族义气,向罗马帝国投降,然而此时,还有万日耳曼人在坚守马赛地区,就这样,高卢人把活生生的万日耳曼人头献给了凯撒,日耳曼人第一次被高卢人戏弄了一把。凯撒成为了人尽皆知的英雄,因为他横跨整个法兰西,成为“第一个跃进莱茵河的罗马人”。
第一、二次布匿战争(即高卢战争)但是大方的日耳曼人并没有太在意“第一次布匿战争”中所作出的牺牲。真正的仇恨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留下的。
公元前49年,凯撒大帝再次调集20万罗马近卫军征讨高卢人,史称“第二次布匿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日耳曼人再次组织起一支10万人的军队跃进前线。结果日耳曼人刚刚和罗马人正面杠上,高卢人就附庸与帝国麾下了。此举不仅伤害了日耳曼人高傲的内心,甚至把日耳曼民族退到了战争的前线,让这个民族面临生死攸关之际的困兽之斗,让大量的日耳曼人家破人亡,这一切,归结于高卢人的无情无义。
就是这个原因,日耳曼人永远无法原谅高卢人的所作所为,这种仇恨刻骨铭心,随着基因延续到现在。
凯撒大帝法兰克王国事时期,仇恨加深
公元48年,西罗马帝国被北方的日耳曼民族覆灭,日耳曼人终于报了6个世纪前的一箭之仇。
年,查理曼大帝领导一路法兰克人(包括日耳曼人和部分高卢人、荷兰人)从首都鹿特丹向外扩张并统一了大部分的日耳曼民族,查理曼大帝采取“民族缓和”制度,打出“民族和平、法兰克人同盟”的旗号,高卢人和日耳曼人之间的战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可惜好景不长,84年,查理曼大帝坠命于法国巴黎。一代法兰克王国分裂成了四个国家,他们分别是西法兰克王国(即后来的法国,首都巴黎)、中法兰克王国(即后来的意大利,首都科隆)、东法兰克王国(即后来的德国和奥地利,首都莱茵兹沿岸—法兰克福)以及一个外族国家莱茵兹王国(即后来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法兰克王国的分裂在三个“本命国家”中,东法兰克王国的血统最为纯正,他也就自然而然的继承了老法兰克王国的75万军队与个分立的政教权,而东法兰克王国本身的国王,也是在三个国家的领导人中最有威信与权力的。
在法兰克王国分裂后没有几年,三兄弟间的关系就开始愈发决裂。公元年,东法兰克王国入侵中法兰克王国,随后西法兰克王国也入侵了中法兰克王国,并将中法兰克王国赶到了意大利半岛上,中法兰克王国自此分裂成了2个城邦国家与2个皇权国家(教皇国和那不勒斯王国)。
在战争合作的如此融洽的西法兰克和东法兰克会和平共处、共同进步?不可能!在中法兰克王国灭亡后才年,东西法兰克又杠上了。为了争夺科隆—巴登走廊,两个国家打得头破血流,进行了一场为期52年的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法兰克王国进一步分裂,从此,德法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刻骨铭心。两个统一的国家就这样因为一场战争四分五裂。当然,分裂不等同于皇权不再集中。
东西法兰克王国的争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矛盾激化
公元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退位,取而代之的,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康拉德一世。面对分裂的帝国,康拉德一世提出“政权分立”,让统一的德意志兰分为了个公国和2个侯国,其中,有7个是选帝侯国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主要出处,剩余的是王子国,没有参加皇帝选拔的权利(除非这个王子国先消灭一个选帝侯国,比如普鲁士王国)。
战争再一次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康拉德一世(同时也是科隆王国的皇帝),勒令所有帝国范围内的国家向西进攻。
早期神圣罗马帝国在战争维系了多年后,哈布斯堡王朝垄断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哈布斯堡王朝与法国皇氏不对付,两方又因为巴登—洛林走廊相互掐架。巴登—洛林公国位于德法两国的交界处,是欧洲的中心腹地,其中心城市有科隆、法兰克福、苏黎世、里昂、纽伦堡、伯尔尼以及亚探。如果占领这个地区,就能够立足于欧洲中西部,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
这场战争维持了五个世纪,从开始大规模的全线进攻,到中间时间段的局部进攻,再到神圣罗马帝国覆灭前受到拿破仑的进攻与侵略,战争让欧洲不再太平,同时也推动了欧洲工业、经济的发展。
神圣罗马帝国极盛时期地图工业化时代,战争激发
年4月20,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革命党砍头,与此同时,法国的一名炮兵大将顺利成章的就任法兰西首相——他就是法兰西的英雄——拿破仑。同年7月,拿破仑软硬皆释,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一任皇帝弗朗茨二世无条件退位,只占据奥地利皇帝的称号。
拿破仑此后0年,拿破仑与反法同盟国爆发了七次战争,拿破仑几次击败敌军,德国作为加盟国之一,受到重创,年,拿破仑占领柏林和维也纳,00万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流离失所。年,德国的将军布吕歇尔领导德军在洛林打败拿破仑,拿破仑自此被流放,“百日王朝”波旁王朝复辟独裁。德法两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拿破仑时期年,普鲁士“铁血宰相”脾斯麦掌握德国大权。他所为效劳的是威廉一世,而威廉一世的祖父腓特烈大帝就曾经领导普鲁士与奥地利与法国作战,并取得了拿破仑战争的胜利。威廉一世誓约要在20世纪到来之前统一德国。在争取得到英、俄两个国家的同意后,法国成为了德国统一道路上最大的阻力。
铁血宰相脾斯麦年,普法战争爆发,脾斯麦从北方的荷兰刺入法国深处,战略指挥官老毛奇则领导德军占领巴登—洛林走廊,并且一直推进到凡尔赛宫。法军被逼无奈,向德国投降。7月1日,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举行阅兵并宣誓德意志帝国成立。
不仅如此,当时的德国并没有停止进攻,在随后的天内,普军连续推进纵深多公里,一直打到法国塞纳河内岸。普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给法军带来了极沉重、极昂贵的代价与损失。
凡尔赛宫内德意志帝国成立近现代的冲突
此后的德法冲突依旧不断,年一战的仇恨与年德军给法国带来的弥天大辱,让德法两个国家一直无法思想连成共和体。即使现在有了欧盟,小规模的调节了德法之间的关系,但令人悲伤的是,欧盟内部并不稳定,德法争夺欧盟霸主的称号仍在不断。
只愿世界和平,双方人民正视历史,忘记仇恨,和平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