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公园中高大的欧洲水青冈-
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一带一路”。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是第一个响应“一带一路”号召的外国港口城市。
比利时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境内大部分地面都被草地和树木覆盖。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这里众多花草树木中的一种——欧洲水青冈。
欧洲水青冈其名其形
欧洲水青冈(Fagussylvatica),又叫“欧洲山毛榉”,是壳斗科水青冈属大型乔木,喜潮湿且排水良好的环境,能够很好地生长在石灰质或者轻酸性的土壤上,主要分布在瑞典南部、意大利中部、法国、英格兰南部、葡萄牙北部、西班牙中部和土耳其北部。
它被认为是英格兰南部的本土物种,在该地区有一条橡树和欧洲水青冈的天然分布线——从卡迪根(Cardigan)到萨福克(Suffolk),该线以北以橡树分布为主,以南则以欧洲水青冈为主。
欧洲水青冈在比利时也有分布,传说中最美的欧洲水青冈树林之一就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索尼娅森林。在安特卫普市,也是随处可见欧洲水青冈的身影。当地人常用其幼苗作栅栏。
而在众多的自然公园中,一些成熟植株高可达40~50米,胸径(植物主干离地面胸高处的直径,一般为1.3米处)可达2米以上,浅灰色的树干很容易辨认。
欧洲水青冈的叶互生,每侧有6~7个叶脉,每个叶脉连着一个锯齿。欧洲水青冈为落叶植物,但在幼苗阶段或者成熟植株较低的树枝上会出现枯而不落的现象,即叶片秋天一般不脱落而是留在枝上,直到来年春天。
欧洲水青冈的种子为小的三角形坚果,每一个壳斗内有两枚种子。有些鸟和啮齿动物会以此为食。笔者曾经吃过,味道有点像油炸过的瓜子,但种子富含单宁酸,不宜多食。新结果实的外部壳斗不容易打开;但落在地上的果实,经过风雨侵蚀后就很容易打开了。
-欧洲水青冈的叶片-
结实、散布与萌蘖
欧洲水青冈的结实有大小年现象,有些年份结实多(大年),有些年份结实少(小年)。笔者在安特卫普自然公园随机观察了数十棵胸径在2.8米左右的成熟植株,推测年为比利时欧洲水青冈的结实小年。
自然界里很多植物都有大小年现象,比如橡树和水青冈等大型乔木。为解释大小年的形成原因,科学家提出了不同假说。其中有一种假说叫“捕食者饱和假说”,是指:
结实小年的时候,种子捕食者可利用的食物有限,不利于其种群繁殖增长;结实大年的时候,由于捕食者数量有限使得尽可能多的种子能够逃避捕食者的捕食。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有些捕食者能够感知植物结实的这种大小年特征,转而形成协同演化,其种群数量也出现相应的大小年现象。
另一种假说试图通过分析植物内部能量分配来解释植物结实大小年,被称作“资源预算模型”。是指:
植物每年积累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当积累的能量超过了繁殖阈值之后,植物开始开花结实;当积累的能量低于繁殖阈值时,植物不进行繁殖。当植物积累的能量较多时,植物大量开花结实,就算结实大年;反之,植物不结实或者结实量很小,就是结实小年。
欧洲水青冈的幼苗需要在少光的环境下生长,而成株根系较浅,但能够和多种菌类形成菌根,这些菌根能够帮助欧洲水青冈更好地吸收土壤养分。
笔者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有些植株具萌蘖现象,有些植物在砍伐后的木桩上会形成萌蘖分支,而欧洲水青冈在主干上会萌生出多个侧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萌蘖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其对大小年的影响尚待研究。
-欧洲水青冈萌蘖的侧枝-
种植与利用
欧洲水青冈的种子可以用来榨油;种子经过浸泡去除单宁酸后,可以制作淀粉。欧洲水青冈的树干因具备两大特点而成为良好的木材:一是纹理细密,便于加工;二是抗压能力强。
另外,欧洲水青冈的边材(靠近树皮的木材)和心材(靠近树心的木材)不易区分,木材颜色和密度质地根据生长地不同略有区别。一般情况下木材较轻,呈现白色或浅褐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为红褐色;在北欧等寒冷地区产材颜色较重,因其木心易被真菌感染而呈深色;而东欧或者南欧产材经过处理后会呈现紫色或者亮红色。
中国境内也有和欧洲水青冈同属的植物,而且值得自豪的是水青冈属植物全球共有11种左右,而中国就有6种之多。其中,米心水青冈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北交界处,川西山地,陕西秦岭东南部和安徽黄山等地;巴山水青冈主要分布在四川大巴山、湖北宣恩、鹤峰和神农架。
在野外,区分欧洲水青冈、米心水青冈和巴山水青冈这3种植物有一个小窍门:米心水青冈叶边缘波状,无锯齿,被有长伏毛,壳斗内有2枚种子;巴山水青冈边缘锯齿,壳斗内有1枚种子;而欧洲水青冈边缘也有锯齿,但壳斗内有2枚种子。
-落在地上的欧洲水青冈种子(白圈处)-
森林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森林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提供了巨大且重要的服务价值,它不仅给人类提供了木材、食物等有形产品,还具有保持水土、固碳释氧等无形价值;同时,还给人类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环境。
在比利时的自然公园内,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利用树枝和木桩来装扮森林,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环境保护可以和优化生活环境并行,保护环境的同时也享受环境带给人们的安宁。
作者单位:刘永杰,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应智霞,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镇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本文刊发于《大自然》年第1期原创作品
欢迎收藏和分享,请注明文章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