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9日晚,一条“Danzig”的密令传遍西线德军各部队,德军主力于次日凌晨仿佛滔天洪水一般涌入低地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火随之引爆。德军入侵当天卢森堡便宣告投降,荷兰也于5月14日宣布停止抵抗。而一直以来被视为欧洲落后国家的比利时却一直抵抗到5月28日,这一战绩除了有法国军队的协助之外,更饱含着一款战车的不朽功勋。
注重发展装甲兵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
年,比利时陆军开始购买并装备履带式装甲车辆,最先引进的就是在2、30年代风靡世界的英国卡登·洛伊德Mk.6超轻型坦克。在引进之初,比利时军队将该车当作火炮牵引车使用,但因其车体过小导致越野效果不佳。在年的全军大演习中这一问题暴露无遗,使得比利时军方不得不重新考虑其使用方式。
威名远扬的卡登·洛伊德Mk.6超轻型坦克
在演习中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比利时军队装备的法国产47毫米反坦克炮机动性能较差,无论是到达战位还是撤离炮组均难以快速完成。如何获得具有较高机动性能的反坦克火力成为了摆在比利时军方面前的首要难题。
法国产47毫米M反坦克炮
比利时军队最初的尝试是直接将47毫米反坦克炮安装在卡登·洛伊德Mk.6的底盘上,打造出一款轻型自行反坦克炮。这款战车车身低矮隐蔽性好,其47毫米炮在当时来看是很不错的反坦克火力,对于小国自研战车来说是个不错的作品。但这款战车有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在于其主炮射界。由于娇小的车体难以安装厚重护甲,因此该战车只装配了一面能够调节位置的活动护板,在平时摆放在车体后侧,作战时拉到车体正面。但护盾放到正面后基本上火炮就完全没有左右射界了,只能靠转动车体来瞄准,非常不方便。
比利时卡登·洛伊德自行反坦克炮
年,比利时军队购买了更大型的维克斯·卡登·洛伊德(简称VCL)履带式牵引车,用以拖曳博福斯75毫米野战炮。首批21辆采用普通钢板的该型车装备给了精锐部队“阿登轻步兵团”。另外的35辆该型车则使用了装甲钢板,但并未直接交付部队,而是改造成了一款具备旋转炮塔结构的坦克歼击车。
拖曳75毫米野战炮的VCL牵引车
比利时人在VCL牵引车的中后部安装了一个可度旋转的炮塔,配备一门47毫米反坦克炮和一挺机枪,并在车体前部的前左右三侧各配置了一面装甲护板。该型战车定名为T.13B-1,装甲厚度6-12毫米,最大公路时速40公里,最大行程公里。后来第一批采用普通钢板制成的牵引车因为并不堪用而被4X4卡车取代,回收后同样加装了炮塔和护板,并定名为T.13B-2型交付部队使用。
T.13B-1和T.13B-2坦克歼击车
按照30年代中期的技术水平来看,T.13坦克歼击车的火力相比于其吨位来说还是比较可观的。对于比利时这种小国来说,这种高性价比武器是非常适合的。但是这种设计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T.13坦克歼击车虽然有旋转炮塔,但要是升起装甲护板的话火炮只能保留一个仅有12度的微小旋转空间,不升起护板的话敌军士兵轻武器子弹很容易在命中炮塔后弹到车体内造成乘员伤亡。所以该车在实际作战时经常车尾对敌将炮塔转向后方,采用一击脱离的战术,开炮后快速撤出战场。
B-1和B-2型在外观上相差不大
虽然T.13的B-1和B-2型已经够用,但是比利时仍然没有停止新战车的研发。年比利时从英国引进了VCLMk.2轻型坦克,并以其为基础研制了T.13B-3型坦克歼击车。B-3型解决了B-1、B-2型装甲薄弱的问题,采用了封闭式前车体从而免除了碍事的护板。炮塔后部和车体后部采用开放式设计,乘员操作更为方便。B-3型与前型在武备和装甲上相差不大,但是发动机马力大幅提升,机动性较为出色。从外观上看,B-3型更像是一辆轻型坦克,但其火力在当时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相当一部分中型坦克。
T.13B-3型坦克歼击车看上去更像轻型坦克
在比利时战役中,T.13系列坦克歼击车是表现最为出色的盟军战车之一。其低矮、易于伪装的外形和相对强大的火力在森林战和城市战中均颇具优势,对德国装甲兵造成了有效的打击。虽然比利时原本将其当作步兵支援车使用,但其优质的火炮使它承担了更多任务。据记载,在阿登地区的一场战斗中,一辆T.13坦克歼击车击毁了5辆德军坦克。在比利时投降后,这些战车也被德军所使用,并在战争后期阻挡盟军进攻的战斗中发挥了作用。作为一款小国自研装甲战车,T.13值得我们称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