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比利时 >> 比利时图片 >> 正文 >> 正文

欧洲户用储能专家会议

来源:比利时 时间:2022/7/9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www.bdfyy999.com/m/
专家核心观点一、市场空间(1)去年欧洲装机量约2-3GWh,今年约5-6GWh,大概率翻倍。其中德国约3-5GWh,占欧洲60-70%。(2)需求端,德国3-5GWh、西班牙至少1.5GWh,意大利大概1.5GWh,英国约2GWh,波兰2-3GWh,比较大的市场加起来十几个GWh。(3)产能端,P公司3-4GWh,ATL3GWh,二线龙头约3GWh主供H公司,PH公司约1-1.5GWh,还有B公司等(但对户储不够重视)。欧洲一大半市场由上述公司供货。二、驱动因素(1)能源紧张局面下民众购买储能意愿大大增强(2)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推出补贴,多为高度依赖天然气的国家,如德国、奥地利、英国、意大利等。三、市场发展趋势(1)光伏组件容量、逆变器功率、电池容量都在增大,尤其是组件尽可能装满屋顶空间,逆变器容量为适配组件也同步增大,电池主要受电动车普及率升高影响容量也在增大。(2)配储容量与光照条件和经济水平相关,光照条件越好、经济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选择更大的光储系统容量,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北欧芬兰、挪威等配储容量小;德国收入水平高价格接受度高。(3)光储系统拆分:组件、逆变器、电池配比通常为1:1.05~1.1:2,装机需求电池逆变器组件。四、市占率与竞争格局(1)电池方面P公司排第一,产能约一半供欧洲,约1.5-2GWh,接下来为T公司、L公司,Y公司、H公司等。(2)各家中国企业特点:P公司德国之外放量较多,兼容度高,扩容便捷较受欢迎;G公司坚定走一体机道路,德国发展较好;J公司坚定只卖逆变器;D公司主要做离网市场,欧洲较弱,美国、南非、巴基斯坦等地发展较好,产品功能设计好;H公司定位高、溢价高;Y公司主要做大型电站集成;B公司定位高端但户储未当作重点,交付周期极长,产能有限;沃太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麦田增速较快。(3)目前在经销商(安装商)掌握渠道的情况下,电芯、逆变器分体的产品更受欢迎,尤其是德国以外的地区,主要是安装便捷易扩容,且便于降低采购成本。德国、美国、日本趋势则是一体机。(4)竞争力短期看与渠道的关系,中期看产品力(故障率、安全性等),长期看品牌。如做好本地化服务,目前的龙头可以强者恒强。欧洲户用储能报告要点:储能的投资逻辑:应寻找增速最快、盈利能力最好的环节,户用储能-有望复合增速%以上,远高于风电、光伏、电动车,是首选环节。市场:最大在欧洲,其中户用增速一直较快,而表前储能增速波动较大。欧洲最大市场在德国,已形成GWh级别市场,市场集中度较高,德国、意大利、瑞士、英国、奥地利等国家占据95%以上份额。其次为美国,美国户用储能在21Q4抢装背景下22Q1仍录得环比显著增长。户用储能的驱动因素:前期由补贴驱动,中期由良好的经济性驱动,近期由紧张局势下的电价、气价高涨驱动。典型的德国户用光储场景下可3-6年收回成本。户用光储成本拆分:价值量占比依次为电池、组件、逆变器,各个环节均有中国制造深度参与。投资策略:应选择深耕海外户用光储市场,议价能力强的标的。问答环节Q:欧洲户用储能今年的市场空间?A:今年德国1-4月份装机接近12万户,今年保守估计装30-40万户,按每户8-10度电计算,约3-4GWh。德国约占整个欧洲户储的60-70%,估算今年欧洲市场空间约5-6GWh,今年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波兰起量,对新增装机贡献很大。去年欧洲装机量约2-3GWh,因此今年翻倍是大概率事件。能源紧张背景下有两个驱动因素:一是民众购买储能意愿大大增强,二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推出补贴,多为高度依赖天然气的国家,如东中欧的德国、奥地利、英国、意大利、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如汉堡、柏林等城市有补贴;意大利的补贴在高电价背景下仍未终止;奥地利、瑞士、西班牙也可能即将有补贴;波兰也推出高额补贴,至少有2-3GWh的装机需求。Q:户用储能市场近期的变化?A:一是每套系统电池容量增大;二是逆变器功率也在提高,从3kW、5kW到现在德国三相10kW发展;三是组件超配,之前组件:逆变器:电池多为1:1:2,现在倾向于配更大容量的组件,只要屋顶装得下这也是逆变器功率提高的原因之一。因此三个环节的需求都在增加。Q:哪个环节比较紧缺?A:逆变器和电池相对紧缺,逆变器主要受制于IGBT芯片,电池主要受制于上游原材料,目前头部的电池、逆变器公司,交付端压力较大,因此正在加速扩产。Q:欧洲储能市场市占率排序?A:电池P公司可能排第一,占比还在提升,出货形式主要是电池pack,今年可能1.5-2GWh,接近产能的一半。接下来是T公司、L公司,国内的Y公司德国市场还不错,H公司出货接近1GWh。G公司在德语区、意大利市场卖的不错。Q:欧洲各国户用储能装机需求拆分?A:需求端,从InterSolar展上了解到,德国市场今年需求约3-5GWh,西班牙至少1.5GWh,意大利大概也是1.5GWh,英国可能大一些约2GWh,还有波兰约2-3GWh,这几个比较大的市场加起来已经十几个GWh了。供给端,P公司今年约3-4GWh有效产能,ATL公司产能约3GWh,二线龙头约3GWh主供H公司,PH公司约1-1.5GWh有效产能。还有B公司等(但目前对户储不够重视)。欧洲一大半的市场由上述公司供货。Q:各公司的竞争格局和差异化?A:两种思路,一种是一体机即电池逆变器一体化,以特斯拉、H公司、Y公司、G公司为代表。另一种思路是单独卖电池模块,以P公司、B公司为代表,或者单纯卖逆变器,以J公司为代表。目前各参与者都是通过经销商铺货,因为渠道比较集中,因此各家直接客户都比较集中,多有重叠。有些经销商喜欢电池和逆变器分开采购,一来价格相对便宜,二来电池或逆变器有一家供不上可以找二供,因此成本和交付较有保障。另一些德国的经销商喜欢一体机,比如sonnen,他的合作伙伴比如Y公司、H公司,一体机可以省掉很多售后的麻烦。两种路线的比较,分体式卖得最好,尤其是在非德语区市场,一家的储能电芯pack可以同时适配各家逆变器。因为各家逆变器厂商有各自的势力范围,J公司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比较强;G公司在德国比较强;首航在东欧市场;古瑞瓦特在南欧市场比较强,性价比高。但P公司可以适配上述所有的逆变器品牌。目前经销商不太喜欢一体机的模式,比如意大利经销商就更喜欢P公司小模块易扩展的安装方式,同时又能跟各家逆变器适配,经销商也会产生一定的客户粘性。而一体机扩容较麻烦。因此西欧区域更青睐电池、逆变器分体的形式,德国市场包容性更强,Krannich等安装商同时有一体机、分体机产品提供,但全欧洲来看分体的模式比较受欢迎。德国、美国、日本往一体机方向走,还有认证的因素,如美国的消防系统认证需要跟逆变器挂钩。因此目前技术趋势在往一体机走,但从市场销售上分体式在安装商那里接受程度更高一点。不过目前市场整体缺货,无论是分体式还是一体机接受程度都较高。Q:欧洲各国户用储能发展特点的区别?A:南欧光照条件较好,所配电池容量会多一些,西班牙因为没有补贴,每户配10度电左右;意大利容量更大,很多客户选择配20度电;英国没有任何储能补贴,房子较小、用电负荷也较小,可能就配3kW逆变器,5度电的电池。北欧如挪威、芬兰等,光照时间段,电池容量更小,设计成一小时即可充满。德国方面,德国人均收入高,比较认可贵价品牌,如H公司、B公司、Y公司等产品,认可其溢价20-30%。德国目前每户8度电-14度电,逆变器选择5kW左右,还在快速提高。主要原因是德国电价太高,尽可能多装组件、逆变器、电池,做到全部自发自用,甚至可以脱离电网独立供电。东欧比如波兰,出现了10kW逆变器配60度电的电池的搭配,这么大的容量主要是契合当地补贴政策上限60度电,可以拿到最多补贴。只要家里有足够的的空间布置组件、电池就可以。因此容量较大的情况下,模块化的分体式产品更受欢迎,如意大利、西班牙市场等。Q:简单介绍一下典型的光储系统的构成和容量配比?A:主要是三类:组件、逆变器、电池。组件:逆变器大概1:1.05~1.1,即5kW组件可能配5-6kW逆变器。电池配2小时,主要是由于欧洲平均光照较少,平均光照利用小时也就两三个小时,配2小时电池可以将电池充满,对寿命有利。组件方面倾向于尽可能利用屋顶配更大的组件,以增加发电量,同时逆变器的功率也要比组件大。电池配置各家不同,比如B公司电池以16串10.24度为主,P公司可能是4串2.4度电的模块形成9.6度电的电池。B公司是5.12度电一个模块。实际使用时只需简单叠加即可,比较灵活。电池只需满足夜晚使用的电量即可,没必要特别大,但也呈增大趋势,除了组件容量增大和补贴之外,还与电动车普及率提高有关,能够为电动车充电,从而增加了电池扩容的需求。德国一些家庭的装机容量已经接近50度电,与家里有1-2辆电动车有关系。Q:是否装机需求电池逆变器组件?A:可以这么理解,逆变器功率大于组件,电池又大于逆变器。Q:典型的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模式和状态?A:P公司在除德国以外的区域比较多,从西欧向东欧、南欧覆盖,一方面产品兼容度高,另一方面安装商倾向于选择分体采购形式。P公司最大的市场在意大利、英国、西班牙,以及比利时、荷兰上量较快,德国也在逐步上量。G公司:特点:时间短、决心强。欧洲市场主要销售一体机。宁可不兼容其他家,也要说服经销商或安装商买一体机,储能逆变器出货量较大。目前公司电芯与海基、瑞浦、亿纬有合作。G公司品牌渠道端能力强,价格比J公司略高,客户中品牌力较强,经销商喜欢其造型设计和品牌定位。德国市场一体机起量快。在北美,G公司给通用GE贴牌,也有自己的品牌。澳洲市场,G公司做得也不错。J公司:销售体系与P公司相似,与各家电池都能适配,官方列表有10几种电池。J公司特点,不做一体机不卖电池,而做解决方案。甚至客户可以自己找经销商。主力区域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起量;荷兰、比利时快速上量。J公司在德语区偏弱,但在北美区销售还可以。D公司:欧洲市场较弱。但产品设计、功能设计好,特别适合离网市场。巴基斯坦、南非、北美是D公司出货量最大市场,毛利高。总结,J公司和G公司从3-5kw户用储能逆变器,往10kw发展。D公司起步就是8、10、12kw甚至推出20-50kw产品。欧洲市场青睐hybrid型产品,即并离网一体逆变器。D公司主要为offgrid用于离网场景,可接柴油机,在欧洲市场见不到此种应用。首航在意大利、中欧、波兰较好,目前在走IPO。杭州艾罗国内储能逆变器较早,完全做储能,相对封闭,但口碑好,预计本周递交IPO,在意大利、澳洲、北美做得较好。H公司控制渠道、定位高端,比P公司、J公司、G公司高一个档次。一体机在市场终端价格接近4-5元/wh,甚至更高。Y公司德国市场出货量好。既卖储能逆变器,也卖一体机。宁德、比亚迪、瑞浦、海基都是其供应商,大公司电芯供应保障较好。但Y公司专注在大的集成类、EPC、工商业。如果之后精力倾斜至户用,Y公司品牌力强,可能会有较好发展。Q:沃太、麦田及B公司等的情况?A:B公司:定位高端,户储德语区给经销商的价格比P公司贵30%。但战略在收缩,交期长达七八个月、八九个月的时间,原因是产能有限,重心也不在此,多少产能给多少。B公司战略是收缩的,主要卖德语区。麦田新能源:主要与solaX有渊源,储能逆变器主要是意大利、英国,并网逆变器在巴西、印度也不错。销售额快速增长,今年目标要做到28~30个亿,去年的销售额大概8~9个亿,前年大概是千万级别不到一个亿。增速和预期比较高,资本市场对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