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比利时 >> 比利时图片 >> 正文 >> 正文

法国自驾游第1天从巴黎戴高乐机场到里尔

来源:比利时 时间:2023/5/17

两次世界大战的投降地     利用春节假期,离开北京,前往法国,租了一辆车,自驾游10天。将经历与感受汇总,诞生出日记形式的游记,与您分享。

这次旅游主要是法国北部与中部,北部的重点在于海岸线,比如敦刻尔克和诺曼底。中部则主要以古城、古镇、古堡为主,其中,最出名的,是卢瓦尔河谷。

春节去法国并不理想:一是只有10天假,跑那么远不划算,二是天气很差。

巴黎的纬度与五大连池近似,也就是说,比哈尔滨更靠北。虽说欧洲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冬季并不冷,但此时降水量大,或雨或雪,下个不停。所以,一开始我们全家人根本不想去法国,而是希望去周边的某个国家。没想到,日本、泰国等地机票比去年春节贵了许多。唯一比较便宜的是越南,可到了越南还得坐火车四处走走,进入越南铁路网一查,车票销售一空——人家也有类似咱们的春运。于是决定,去法国。

周日晚上作出决定,周一上网填表、准备文件,周二送签,周四拿到签证。不常出国旅游的人,或许觉得办签证很难,其实不是。您想去哪个国家,就到他们的大使馆网站查看,按照要求,把所有文件准备好,就行了。

从不跟团,因为,我的旅游是为了我自己。

无论去哪个国家,我都是自己走,从没参加过旅游团,也从不询问什么地方好玩。因为,我的旅游是为了我自己。我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制定路线,决定游览内容。比如巴黎,据说许多游客都会到凯旋门与埃菲尔铁塔,可我觉得,能远远看一眼就足够了,我对巴黎更感兴趣的,是巴尔扎克和雨果在书中的描写。再比如,我对古代艺术品没什么兴趣,在台湾旅游时,尽管几次经过台北故宫,我都未曾走进大门。

至于当地的各种情况,我会参考“孤独星球”与“走遍全球”,前者信息量大,内容翔实,配图很少,更适合具备一定经验的旅游者;后者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但信息量不够丰富,更适合初学者。不管怎么说,只有手头有这两本书,就足够了。

抵达法国第一天:从机场到里尔。

从北京到欧洲,一路追着太阳——算上7个小时的时差,午夜时分从北京启程,凌晨便抵达巴黎。抵达之后,我从机场直接往北,当天计划住宿里尔,行程约公里。因为家人们尚未放假,此时只有我一个人,故第一阶段我将行走法国北部海岸,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题。

我的行李都很简单:几件换洗衣服、参考书、照相机。此外还有手机,它是最重要的——谷歌地图、翻译软件、订房网站客户端,这3样东西胜过服务周全的旅行社,有了它,即使一句外语不会说,一个人也能走遍全球。所有物品,装在一个60升的登山包里——与拉杆箱相比,背着它十分轻松,且行动便利。

租了一辆微型车,实际拿到的是小型车欧宝Corsa。

在网站下单时,我选中的是雷诺Twingo,那是一辆微型车,0.9升三缸机,据说与smart是近亲。可在门店实际拿到的,是辆欧宝Corsa,这是个小型车,升了一级。在欧洲租车,这种情况很常见——下单时的车辆,未必就是实际拿到的。

欧洲不少国家的机场租车特别方便,门店就在航站楼里。比如这次,我从2C口出来,一眼就看见了租车店。虽然一句法语也不会,但无所谓,反正租车就那么点儿事,无非是告诉你保险事项、紧急联络,接着是刷押金、看车,然后拿钥匙走人。

旅游经验之一:在国外旅游,带芯片的信用卡很重要。因为人家实行这种支付制度已历多年,普及程度超过咱们的   在法国踏上加拿大领土:维米岭。

离开贡比捏,沿公路继续往北,行车公里,耗时1.5小时,抵达维米岭。它位于阿拉斯与朗斯之间,是一片丘陵与森林。有趣的是,这片土地属于加拿大,也就是说,我在法国踏上了加拿大领土。

原因很简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此处有德军坚固的防线,英法军队打了半天,阵亡10多万人,居然也没能打下来。然后换上加拿大军队,他们搬来多万发炮弹,朝着德军阵地连炸7天,炸得德国人晕头转向,然后一个冲锋,不仅拿下阵地,还俘虏多德国兵。

加拿大靠这场战役得以立足,在列强面前挣足了面子,欣喜若狂。法国为了谢恩,把这个小山头送给了加拿大。加拿大人至今念念不忘维米岭战役,听说加拿大货币上就有维米岭纪念碑的图案。

我来的时候,维米岭一带白雪皑皑,一片肃静。看到这幅画面,不禁想起《兄弟连》中,士兵们在冰天雪地里,坚守林中阵地的场面。

加拿大得到这片土地之后,不仅修建了纪念碑,还建设了纪念馆,并复原了一部分战壕与碉堡。

那场战役距今已超过年,复原的战壕看上去很有历史感,但不如我国云南的松山,咱们那个是真的。

事实上,法国许多地方都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址、纪念馆与军人墓地。除了著名的凡尔登,在阿拉斯一带也有很多,比如刚才说的加拿大纪念馆,还有索姆河战役纪念馆、印度纪念馆、澳大利亚纪念馆、南非和新西兰纪念馆,等等。

里尔:敦刻尔克省的省会,法国北部最大的城市。

沿着一条普通公路,行车50公里,耗时1小时,来到里尔。里尔是法国很重要的城市,它一方面被称为大学城——拥有许多大学,另一方面,被称为欧洲建筑的活化石——里尔老城据说是欧洲最美的老城。

进城没多远,便在地图上看到附近有座戴高乐故居。于是跑去看。环境很棒。这里是戴高乐小时候与爷爷奶奶生活的地方。他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法国的全称叫法兰西共和国,历史上曾有过4个,第1个被拿破仑击败,第2个被拿破仑三世击败,第3个被希特勒击败,第4个诞生于二战胜利之时,才过了10多年,由于内忧外困,实施改组,由此诞生第五共和国。中国历史犹如走马灯,改朝换代没完没了,法国也一样。他们特爱折腾,热衷革命,三天两头上街抗议——这次旅游时,看见好几次,后面再细说。

故居南边没多远,是里尔老城,走路过去,不过10分钟。

首先来到的,是里尔大教堂。规模很大。欧美国家的教堂,几乎都是免费开放,我在徒步旅游时,每每经过教堂,总喜欢进去坐会儿,定定神,歇歇脚。

过了教堂,继续往前走5分钟,进入一座广场。周围一下子热闹起来。从戴高乐故居一路走来时,路上特别安静,行人很少,与我想象中的法国第4大城市截然不同。走到这才发现,人流如织,一片沸腾。

广场一侧,是座辉煌的建筑,它是里尔的证券交易所,与荷兰买卖股票的地方。查看历史得知,建造它时,满清皇帝才刚进北京。

这座历史悠久的证券交易所,保护的不错,里面现在是旧货市场,主要卖书籍。

广场另一侧,几百米开外,是里乌尔宫。但我到的时候,已经关门,没能进去看。

在里尔老城随意走走,似乎回到中世纪。其实,这样原汁原味的街道,在欧洲许多城市里都能看到,并不新鲜。反倒是对我这个“老北京”来说,倍感亲切——我的家乡原本也有,可惜越来越少。如今的北京已经“走样”了,想怀旧,得去异国他乡。

欧洲街头最让我迷恋的,不止老街,还有与老街搭配的这些座位。坐下来喝点、吃点,欣赏街景、欣赏过往的人们。特有意思。当然,此举在北京很难实现。不仅因为有城管,还有气候的制约——人家有暖流,冬天不算冷,咱们只有寒流,从西伯利亚来的寒流。

迪卡侬:诞生于里尔的亲民品牌。

前几年,我家附近开了家迪卡侬。素来喜欢户外运动的我,很开心,隔三岔五跑去逛。因为这家店品种齐全,按功能分门别类,最主要的,它的价格很亲民。但我一直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