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比利时 >> 比利时图片 >> 正文 >> 正文

一战风云噩梦的开始

来源:比利时 时间:2023/3/21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英法俄规定任何一国都不许私下与同盟国单独求和,但德国仍希望以一场决定性战役逼迫协约国投降。早在法俄同盟时期,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就开始拟定一份对法作战的计划。施里芬认为开战后德国必陷入两线作战,俄国十分庞大、兵力众多,但交通极为不便,运输部队和补给困难,无法对德国形成强大威胁。相比之下法国,动员速度极快且交通发达,德国应首先击败法国再攻打俄国。为此,施里芬提出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该计划设定德军应绕开普法战争后法国在德法边境修建的要塞群,转而借道比利时,沿默兹河穿过比利时进入法国,沿瓦兹河流域进攻巴黎包抄法军后方一举歼灭法军主力。但因比利时受英国保护,如果强行进攻比利时,英国必会参战,所以必须在六周内击败法国逼迫英法和谈。在东线,只需留下少量德军防守东普鲁士,等法国战役结束后等主力东调击败俄罗斯。至于法国方面,法军总司令霞飞拟定了第十七号计划。该计划认为德军不敢攻打英国保护的低地三国,将主力放在德法边境收复普法战争中割让的阿尔萨斯地区。该计划造成了法国北部防御过于空虚,间接造成施里芬计划的初期攻势顺利。

(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虽然计划的很美好,但实行起来却出现了问题。时任德国总参谋长的小毛奇害怕东线德军不足以挡住德军,便将西线用于进攻法国的部分部队抽调至东线,这使得西线进攻部队数量不足。年8月4日,德军出动55个师入侵比利时。8月9日,法军进攻阿尔萨斯地区。8月16日,德军攻破比利时列日要塞。8月20日,德军占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同日,南部防守的德军擅自发动进攻将法军赶出阿尔萨斯地区,法军退守南锡。此时施里芬计划已经不再按照计划来了,南部德军并未牵制住法军,法军反而增派更多部队前往北法和比利时防守。8月23日,英国远征军首次与德军交战。8月25日,德军攻入法国境内,法军全线溃败。同日,小毛奇做出一个灾难性决定,抽调9个师前往东线,然而东线俄军并未发动攻势,这使得西线可用兵力更少。

8月27日,小毛奇下令德军第1集团军从亚眠方向进攻巴黎,第2、3、4、5集团军向巴黎以东进军,渡过马恩河直插塞纳河包围法军东部主力。9月2日,德军第1集团军距离巴黎仅有24公里,法国政府迁往波尔多。9月3日,德军第1集团军到达马恩河,但经过一天40公里的长途行军,各部士兵疲惫不堪,补给线也被拉长。9月4日,小毛奇下令第1、2集团军停止进军,但第1集团军不等第2集团军到达掩护侧翼,独自越过马恩河继续前进。这让巴黎城防司令加利埃尼看到了战机,在他的劝说下,霞飞同意派兵攻打德军第一集团军侧翼。9月5日,德军第一集团军后方掩护的第4军遭到了法军第6集团军进攻,德军急忙回援。9月7日,德军终于意识到要被包围开始全部后撤突围。战事陷入焦灼,巴黎市征用了多辆出租车为前线运送士兵。9月8日,英军将德国第1集团军与第2集团军分割。9月9日,德军第1、2集团军下令撤退。9月11日,小毛奇下令德军全线撤退,法军收复马恩河北岸。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德军伤亡约250人,法军伤亡约人,英军伤亡约人。德军作战失败宣告着施里芬计划破产,双方从运动战变为阵地战。

在东线,德军计划主要以防守为主。东普鲁士位置突出,东部和南部均为俄罗斯领土,俄军决定发动一场攻势占领东普鲁士。8月17日,俄军攻入东普鲁士,德军从西线调兵回防。8月24日和25日,德俄两军发生小规模遭遇战,虽互有胜负但双方都未继续追击扩大战果。8月26日,德军率先发起攻势。因俄罗斯铁路和公路极度稀少落后,军队长途跋涉达到前线疲惫不堪,且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俄军右翼部队溃逃。8月27日,德军炮兵抵达前线,在强大炮击下俄军左翼部队溃逃。8月28日-29日,德军分割包围俄军阻止其撤退,俄军第2军团士气崩溃开始出现大规模逃跑和投降。直至8月31日,俄军全线溃败,坦能堡战役德军大胜。此战德军仅伤亡约人,俄军伤亡高达约人,约人被俘。在俄奥战线上,俄军在加里西亚和布科维纳击败奥匈帝国军队。为防止奥军大溃败,德军不得不调派军队前往俄奥战线协助奥匈帝国军队,俄军攻势暂缓,东线双方陷入僵持。

(坦能堡战役)

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成为欧洲以外首个参与一战的国家。11月10日,日军占领德属胶州湾(青岛)全境。年10月29日,德国提供一亿法郎贷款拉拢奥斯曼帝国参战。奥斯曼军队随即进攻伊朗和俄罗斯高加索地区。

(青岛战役)

在爆发战争的始源地,奥匈帝国军队于8月12日越过德里纳河进攻塞尔维亚。奥军原以为会很轻松取得对塞尔维亚战争的胜利,但是塞军的抵抗强度远超奥军想象。8月15日-19日,双方爆发了策尔战役。此战奥军惨败,退回了本土,这也是协约国的第一场胜利。此后,塞军甚至反攻进奥匈帝国本土。9月7日,奥军决定发动一场攻势用来阻止塞军的进攻,德里纳河战役打响。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塞军退回本土。11月,奥军加大攻势,塞军决定战略撤退放弃首都,在科鲁巴拉河建立防线,科鲁巴拉河战役打响。12月1日,奥军占领贝尔格莱德。奥军乘胜追击试图占领摩拉瓦河切断塞军,但因冬季作战以及补给线拉长,奥军出现颓势。12月2日,塞军在得到协约国物资后发动反攻。12月14日,奥军放弃贝尔格莱德撤回至萨瓦河北岸,双方再次回到战前边境。

(奥军对塞尔维亚的攻势)

在开战初,同盟国对协约国攻势十分强大,协约国节节败退,但进入年底,协约国逐渐站稳了脚跟。随着英法殖民地的不断输血,从年开始,协约国处境出现了好转,战争的规模也开始逐渐变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