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杂谈胡侃,不绕圈子,直接说答案,现实中有位人在家中坐,飞机天上来的倒霉小伙。冷战即将结束的前几个月,比利时的一位年轻人,在家中休息,结果被一架无人驾驶的米格-23从千里之外的波兰飞过来砸死了。要知道这架苏联人的飞机本来都要坠毁了,结果飞行员弹射逃生后居然奇迹般的排除了故障,飞机自个儿一路超低空自动飞行,经过北约多个国家领空,把北约国家都吓出一身冷汗,纷纷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后面经过调查竟然是一场由机器故障引发的乌龙,只是那位小哥死得冤枉啊。
北约捏了一把冷汗
年,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以世界两个大国为首的北约和华约对峙势头正盛,任何一点火星子都足以引发大规模战争。双方都是小心翼翼做事,谁都不愿意成为挑起大战的罪人,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年7月4日,一个美好的东欧夏日从波罗的海咸湿的海风中醒来了。苏联驻扎波兰科沃布热格空军基地上方阵阵轰鸣,一级飞行员斯库里金上校驾驶着米高扬院士一生中设计的最后一种机型米格-23M战斗机进行例行训练。该型战机于年6月10日立项设计,年服役,是苏联上世纪70到80年代防空部队的主要装备,高空飞行速度可达到2马赫以上,属于低空突防、高速拦截以及攻击后脱离的能手,部分具有核打击能力。
突然,北约的一座雷达站荧幕上闪现出一个亮斑,由东北向西南快速移动,高度只有几百米,根据反射特征,绝对不可能是北约的装备,莫非……苏联人打过来了?雷达站工作人员心头不约而同地涌现出这个大胆的想法,恐惧迅速在空气中蔓延开来。后掠翼形态,机身长度接近17米,这很有可能是苏联投入使用不久的新型战机。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消息很快传到北约司令部,指挥官们如临大敌,很快又有情报传来,这是一架货真价实的米格-23M战斗机,很有可能挂载了核弹,此事非同小可。他们闯入我们领空没错,但贸然击落一架苏联战斗机,这个胆子谁也没有,要知道,击落可能只需要发射几发导弹那么简单,但随之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没有哪个领导人能负得起责任,让整个北约冒着勒紧裤腰带拿出几万亿美元来打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战争的风险,让东欧陷入经济衰退数十年而难以自拔的泥潭。甚至整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会在极短时间内轰然崩塌,接着多个国家只能束手待毙,挨个被世界强国无情瓜分。一个决定,左右着数亿人未来的命运,是冲动地迈向地狱还是谨慎地靠近天堂,指挥官心里比谁都明白,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按下导弹发射按钮。
这架米格-23无人驾驶
指挥官决定先派F-15去看看是什么情况,一旦发现米格-23有什么危险意图,警告无效后再将其击落也不迟。两架F15迅速升空,按照雷达显示方位,朝俄罗斯战机极速驶去,当两位北约飞行员靠近近米格-23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吃了一惊,正在飞行的苏联战机里面居然没有人。
这是一架典型的单座单发战机,至少价值数百万美元,虽然无人机早就问世,但直接用价值不菲的米格战机当无人机的情况却是见所未见,杀鸡用黄金牛刀,一点不科学,即便是庞大大如苏联这样的经济体也不可能用金砖头打人啊。
当两架F-15再想向其靠近时,那架无人的米格-23似乎有了意识,居然朝他们直直切了过来,F-15上的两人立马被吓出一身冷汗,紧急避让才得以幸免。以现在的情况汇报地面,恐怕没人相信,华约用米格-23做无人机来突破北约防空网,而且还是低空飞行,这跟用黄金搬砖往敌人家里丢有什么区别呀。
两人决定近一步勘明敌情再做打算,两架F-15鹞子翻身掉转机头,赶上米格-23,平稳地飞行在其左右,他们终于发现,这架苏联飞机竟然没有座舱盖,作为一架最高飞行速度可达到2.35马赫的先进战机来说,没有座舱盖,跟不要命没有区别,再说苏联人也没这么幽默啊。这样的环境,不光飞行员活不了,就连飞机上的电子设备也不能幸免,虽说苏联是另一个超级大国,经济体量庞大,但也不可能奢华到把金条当板砖的程度。
心情复杂的北约指挥官
“可能另有蹊跷!”两位F-15飞行员脑海中迅速闪过同一个念头。地面指挥官语气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难以置信:苏联都已经这么发达了吗?把贵如黄金的米格-23当做无人机来实验了。如果这样的先进机型都已经被淘汰,那他们真实的科技水平已经到了何种可怕的程度?将来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北约之于华约的战斗力不就是小孩跟大人吗?指挥官越想越发怵,北约将要面对的是何等丧心病狂的对手呀?
“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发起攻击!”“什么算是万不得已呢?”F-15飞行员有些困惑了,最令前方作战军官难以决断的非这些模棱两可的命令莫属,如何判定什么是万不得已的标准,航空学院并没有教授,只能说,这只是一种回旋空间异常宽广的主观判断。
当然,此刻的上上之策是当一次米格-23的陪练,于是在北约上空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两架北约的F-15为一架华约的无人驾驶的米格-23兢兢业业地护航,恭敬程度,不亚于护送总统专机。当米格-23飞越联邦德国,进入荷兰时,荷兰航空部队又接上一棒,跟随在它身旁,把它当老爷一样伺候着,直到这架战机进入比利时境内时,荷兰空军才松了一口气。
一架来自敌方阵营的无人米格-23横跨欧洲,让北约各国指挥员的神经都紧绷到了极致,要是有一方按捺不住搂了一梭子,局面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主观的来说,历史也会出现特别幸运的时刻,这架令人胆寒的苏联飞机进入比利时领空后,速度终于开始减慢,有专家推断,它可能是燃油耗尽,要开始降落了,至于降落方式有多么硬核,很多人都已经事先想到了,单纯依靠强大的地球引力,从数百米空中以自由落体姿态砸向一间民房,幸好坠机地点是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80公里远的一座小村庄,事情的影响才降到了最低。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但正在这间民房里面休息的那个青年就没那么走运了,没招谁没惹谁,就被一架近千公里以外的无人驾驶飞机夺走了性命,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但此刻的缘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令人心惊胆战,如此缘分,走得越远越好。
事后经过调查,那架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的米格-23,原本被苏联一级飞行员斯库里金上校驾驶着在波兰北部城市利沃热克上空进行训练,没想到战机没升空多久后,就传来了爆炸声。根据斯库里金多年的飞行经验判断,声音可能来自进气道,对于彪悍的苏联飞行员来说,即便是飞机出了故障,不跟死神决战到最后一刻便无男儿气概,尽管他已经想尽办法来挽救这架联邦的战争机器,还是没能阻止它朝着海面迅速坠落。地面指挥员在无线电里急切地命令道:“立即跳伞!立即跳伞!”
满脸泪水的斯库里金终于狠下心来按下了跳伞按钮,他被弹射座椅推着朝天空飞去,在他用目光与这位特殊的战友深情告别的时候,战友却头也不回的朝波罗的海坚硬如铁的海面上直直扎了下去。(发动机失灵的米格-23迅速坠向海面)
但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在人机目光分离时,即将坠入大海的米格战机突然又昂起机头继续爬升,朝着西南方向飞去,摇摇晃晃的飞过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险些引发一场大战。事后经过专家组调查,终于发现了造成这次诡异事故的原因:原来,飞机加速器的线路突然关闭,导致发动机推力下降,飞机失速坠落。等飞行员弹射逃生后,弹射座椅的爆炸螺栓振动又把线路接通了,飞机继续飞行,直到燃油用光后砸到那个倒霉的比利时青年头上。
后来苏联政府承担了这位遇难青年的房屋损毁和生命伤亡赔偿责任,总计赔偿68万美元,这笔钱放当时已经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足够在巴黎或者伦敦最豪华的地方买上一栋豪华的房子,只是这位小哥再也无福消受了,妥妥的现代版千里之外,送你离开,要说历史上运气最差的人,谁又能出其右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87.html